
各?。ㄗ灾螀^、直轄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是其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其中,測繪地理信息能起到什么作用,其發展方向是什么,與各領域的融合點是什么?
我們將各地區的十三五規劃進行了梳理,把測繪地理信息的任務及其與各領域的融合重點摘錄出來并陸續刊載,供參考。
《河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依據《中共河北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和《京津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編制,主要闡明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未來五年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全省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規劃期為2016—2020年。2016年1月13日經河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批準,于2016年4月19日公布。
表1 河北省十三五規劃綱要涉及測繪地理信息的內容
內容 |
章節 |
|
第二篇“堅持創新發展,加快經濟發展動力轉換” 第三章“全面增強創新能力” 四“建設創新改革試驗區” 專欄3“創新創業重點工程” |
|
第三篇“堅持轉型發展,建設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 第六章“著力推動工業轉型升級” 二“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
|
第三篇“堅持轉型發展,建設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 第七章“突出發展現代服務業” 一“打造全國現代商貿物流重要基地” |
|
第三篇“堅持轉型發展,建設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 第七章“突出發展現代服務業” 二“推動重點領域快速發展” |
|
第三篇“堅持轉型發展,建設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 第八章“做優做強現代農業” 五“強化農業科技創新” |
|
第三篇“堅持轉型發展,建設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 第九章“全力推進‘互聯網+’行動計劃” 五“推進‘互聯網+’民生服務” |
|
第四篇“堅持協調發展,加快構筑平衡發展格局” 第十章“精準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任務落實” 二“推動重點領域率先突破” |
|
第四篇“堅持協調發展,加快構筑平衡發展格局” 第十二章“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 三“提高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 |
|
第四篇“堅持協調發展,加快構筑平衡發展格局” 第十五章“創新城鄉統籌發展體制機制” 一“構建城鄉統一要素市場” |
|
第四篇“堅持協調發展,加快構筑平衡發展格局” 第十五章“創新城鄉統籌發展體制機制” 二“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
|
第五篇“堅持綠色發展,建設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 第十七章“加強生態修復與建設” 一“著力提高水環境質量” |
|
第五篇“堅持綠色發展,建設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 第十七章“加強生態修復與建設” 一“著力提高水環境質量” |
1 統籌優化土地開發利用格局和結構,嚴格劃定城市開發邊界、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 2 堅持和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強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 3 積極開展農村土地整理,加強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規范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全面落實耕地占補平衡、占優補優政策措施。 4 盤活低效存量土地,加大閑置土地處理力度,提高土地投資強度和單位面積產出水平。 |
第五篇“堅持綠色發展,建設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 第十八章“推動資源節約循環利用” 二“節約集約利用土地” |
1 發揮主體功能區作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基礎制度的作用,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強化規劃和戰略環評,完善政策,推動各地區依據主體功能定位發展。 2 以主體功能區規劃為基礎統籌各類空間性規劃,推進“多規合一”。 3 推動優化開發區域產業結構向高端高效發展,推動重點開發區域提高產業和人口聚集度,對重點生態功能區實施產業準入負面清單。 4 加大對農產品主產區和重點生態功能區的轉移支付力度,強化激勵性補償,建立橫向和流域生態補償機制。 5 強化對禁止開發區域的保護。 6 以市縣級行政區為單元,建立由空間規劃、用途管制、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差異化績效考核等構成的空間治理體系。 |
第五篇“堅持綠色發展,建設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 第十九章“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一“落實主體功能區制度” |
1 嚴格資源環境生態保護,設定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探索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制度,保障自然資本保值增值。 2 推進“智慧環保”和實時在線環境監控系統建設,構建和完善全省域、全要素、全覆蓋的生態環境立體監測網絡。 3 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探索建立地區間橫向生態保護機制,引導生態受益與保護地區、流域上下游之間實施多元化補償。 4 探索建立自然資源產權制度,對水流、森林、礦產、土地等自然資源進行統一確權登記,完善價格、財稅、金融等經濟政策,激勵引導各類主體積極投身生態文明建設。 5 嚴格生態文明責任追究,建立和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領導干部任期生態文明建設責任制,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度。 |
第五篇“堅持綠色發展,建設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 第十九章“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二“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 |
1 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堅守土地公有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開展農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試點,深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改革,健全耕地保護和補償制度。 2 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和頒證,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造,將資產折股量化到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建立省級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加快建設縣級農村產權交易平臺,統籌農村各類產權交易。 |
第六篇“堅持開放發展,加快形成改革新局面開放新體制” 第十九章“以全面深化改革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 七“深化農村改革” |
1 加大扶貧開發用地支持力度,支持貧困地區調整完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拓展開發空間,對后備耕地資源豐富的貧困地區優先安排耕地開墾項目。 |
第七篇“堅持共享發展,加快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第二十二章“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程” 二“構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政策支撐體系” |
1 大力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完善應急管理體制,緊緊抓住風險防控、監測預警、應急響應、恢復重建等環節,全面加強應急平臺、應急隊伍、物資保障、應急產業等基礎能力建設,有效提升應急處理能力。 2 完善安全生產監管體系,加強安全生產監管監察能力、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安全預防控制體系、企業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和“互聯網+”安全監管信息化平臺建設。 3 加強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健全安全生產應急平臺及重大危險源普查監控體系,加快應急救援隊伍建設。 |
第七篇“堅持共享發展,加快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第二十三章“增加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 七“實施公共安全工程” |
1 完善安全保障體制,深入推進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建立和完善網絡與信息安全監測預警和通報處置工作體系,建設政府網站運行監測平臺,提高對網絡攻擊、病毒入侵、網絡失竊的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 2 完善金融、電力、鐵路、交通、人防、監獄、地震、氣象等專用信息網應急系統。 |
第八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支撐保障能力” 第二十九章“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二“強化信息安全建設” |
1 緊緊圍繞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等重點領域信用建設,建立覆蓋所有市場主體、橫向聯通、縱向貫通的全省統一公共信用信息數據庫和共享公示平臺,健全和完善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聯合獎懲機制,推動實施信用分類監管,培育發展信用服務市場,促進信用產品廣泛應用。 |
第九篇“加強社會治理,建設法治河北” 第三十一章“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四“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
1 大力推進智慧網格建設,到2020年,省市縣鄉村(社區)五級綜治信息化平臺實現全聯通、全覆蓋。 2 專欄25“社會治理重大工程”。全省智慧網格(綜合云平臺)建設工程,全省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工程,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穩定信息系統建設工程,保險業參與平安建設工程,河北省政法信息平臺(三期)項目、涉密網絡建設工程。 |
第九篇“加強社會治理,建設法治河北” 第三十一章“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五“深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
1 加強規劃編制、實施和管理的制度建設,提高規劃的科學性、指導性和操作性。 2 完善規劃體系,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為統領,以各類專項規劃、區域規劃為支撐,形成各規劃定位清晰、功能互補、統籌銜接的規劃體系。 3 完善銜接協調機制,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要符合本級和上級總體規劃,下級規劃要服從上級規劃,確保在總體要求上方向一致,在空間配置上相互協調,在時序安排上科學有序。 |
第十篇“健全規劃保障機制,推進規劃有效實施” 第三十二章“加強規劃實施和管理” 五“深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
更多信息請瀏覽測繪發展研究中心門戶網站(http://fazhan.sbsm.gov.cn/),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