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利市場下的憂患
據數據統計,我國耕地面積18億畝,如果一半采用無人機噴灑,每畝次按10元估算的話,那么就是幾百億的市場。而像水稻田等一年會噴灑幾次,所以簡單估 算一下會有幾百億的植保服務市場。另一方面,生產制造也有幾十萬架的需求,第三方面就是培訓市場,可能會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農民飛手缺口,市場非常龐 大。
與此同時,農業植保市場在政策上也獲得了很大的傾斜。去年深圳高交會以及合肥的中國植保信息交流暨農藥械交易會傳出的信息顯示,我國工業級別的無人機市 場,有望從植保無人機興起。農業部也印發《制定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要求淘汰傳統噴灑工具,推進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作 業;2016年500個縣試點,重點推進高效植保設備。最關鍵的是,中央補貼政策出臺后,河南、福建、山東、江蘇、浙江等省份開始推行省內補貼試點,預計 2016年起,安徽、廣東、云南、東北省份會將農用無人機納入補貼名單。
此外,農業植保無人機也幾乎不會有法律風險,不會像航拍無人機一樣造成飛行事故,因為植保無人機飛得不高,一般3米以下,而且都在田間地頭操作,幾乎不會發生安全事故。
不難發現,市場本身的容量與行業優勢,加之政策的支持,使得無人機在農業植保市場有著非常大的發展前景,但是,在存在巨大市場潛力的背后也隱現出諸多問題。
業內表示:實際上農業用無人機相對于別的行業來說,比較難做。因為農民的接受能力有限,植保無人機操作人員也比較緊缺。另外,使用環境相對于消費級或其他行業來說更為惡劣,都是在風吹日曬狀態下長期作業,對飛機性能與可靠性等方面要求非常高。
因此,整個過程要輕松、快捷、高效,這是植保無人機的核心理念,對于農業植保這個行業,需要各個方面的配合,從農藥商、農機商到飛機制造商以及政府主管部門,須齊心合力來推動這個市場的發展,讓農民得到真正的實惠,這是核心。
極翼營銷副總講解農業植保APP生態圈/圖 來源網絡
極翼出新招--打造植保機生態圈
正是基于這樣的核心需求,極翼希望可以整合整個行業生態鏈構建一個農業植保無人機生態圈。據極翼營銷副總李孟圣透露:“農業植保市場很有前景,我們去年 就開始以做植保機整機解決方案的方式進入這個領域,但是這只是整個植保市場的一個部分,所以我們希望做一個整體的產品系統,這個系統依托我們的植保飛控, 以APP為平臺,打造一個無人機植保生態圈。”
極翼植保機航線規劃演示圖/圖 來源網絡
據介紹,極翼植保APP是一個綜合性的平臺,集飛行控制、數據記錄、實時溝通、教學、整合相關產品與服務于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