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 著技術改良和政策激勵,民用無人機騰飛在即。為推動行業規范建立,為行業標準的起草與制定提供研究與數據支持,宇辰網和中國航空新聞網聯合出品了中國民用 無人機行業報告——《中國民用無人機市場分析及前景預測》(2016版試發行),致力于解析無人機行業數據、提供無人機市場估值、展望行業未來。
從 目前的發展程度來看,消費級無人機>工業級無人機>無人機服務。未來幾年,在無人機硬件不斷涌入市場的同時,相關服務體系也將逐漸完善,最終形成一套完成 的產業鏈。基于此,本報告細數了民用無人機的發展歷程、詳細解讀了民用無人機在各領域的發展現狀、探討了無人機服務企業存在的必然性與價值、展望了無人機 硬件與服務市場的規模,并在最后給予了對行業的建議和期許。
上 世紀八十年代,陜西省科學技術委員會委托西北工業大學研發的多用途無人駕駛飛機D-4誕生,成為了無人機軍民融合發展歷程中的標志性事件。三十多年后的今 天,無人機已應用于農業植保、警用安防、電力巡線、影視航拍、地理測繪、氣象探測、搜索救援、太陽能發電設備檢查、石油和天然氣管道巡檢等領域,用途達 600多種。
在 農業植保方面, 2014年我國植保無人機保有量為695架,總作業面積426萬畝;2015年我國植保無人機保有量為2324架(31個省統計),總作業面積 1152.8萬畝,增長幅度分別達到234%、170.6%。隨著政策的激勵、飛手培訓市場的逐漸成熟、精準農業進程的加快,將有更多企業布局植保無人機 市場,植保無人機年產品銷售規模未來有望達到200億元。
在電力領域,我國目前已形成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西北和南方電網共6個跨省區電網,110KV以上輸電線路近51.4萬公里。憑借著安全、易部署等特性,無人機已被國網和南網所采納,在該領域發揮著發揮巡檢、故障處置和電網建設放線三大主要作用。
此外,警用安防、災難救援、影視航拍、能源設施檢查、氣象探測、地理測繪等領域均見證了無人機的應用價值,本報告對這些領域無人機的發展現狀、技術優勢、所面臨的壁壘、發展趨勢和前景一一予以了詳盡解讀。
本 報告的獨特價值在于在探討硬件市場的同時,還開創性地對無人機服務市場進行了全面、分類別的詳細解讀。根據微笑曲線理論,研發和營銷處于微笑曲線兩段,附 加價值最高;產品制造處于微笑曲線底端,附加價值最小。無人機行業未來也會朝微笑曲線的兩端發展,加強產業鏈上游的核心技術研發,完善產業鏈下游的營銷與 服務。
以 保險為例,大約從2014年開始,一些無人機企業聯合保險公司推出了包含機身、第三者、人員在內的保障措施,提供機身險、第三者責任險、人員險和三者的附 加險等幾大承保種類。如今,無人機保險市場還屬于試驗的階段,存在很多的不足,不管是保險本身,還是法律法規,都沒有給保險行業提供一個完善的生存環境, 但是無人機保險作為一個新生事物,為企業帶來了新的商機,也正因為是新鮮事物,也在發展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阻礙,但是目前無人機市場愈發火熱,無人機保 險的行業勢頭不容小覷,無人機保險市場正在向一個更為精準、更為完善的方向發展。在保險章節,報告總結了我國目前涉足無人機保險的企業、承包方式、保費、 理賠流程,以及無人機保險所面臨的壁壘等詳盡信息,并將其與車險進行了細致對比。
此 外,報告還分析了無人機媒體、電商、飛手培訓、運營和租賃等服務市場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目前我國無人機服務的基本特征是:起步晚、體系不成熟、市場空間 大、產業鏈條長、業務領域龐雜。那么,哪些服務市場最具發展潛力?哪些壁壘讓服務市場受困?五年后,服務市場規模能超百億?本報告逐一予以解答。
除了硬件和服務市場之外,報告還細數了無人機監管的發展歷程,匯總了2015年無人機領域的融資情況,科普了包括自動避障、室內視覺定位、自動跟隨在內的新興技術等。最后,對從業者、創業者和其他行業參與者給予忠告并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