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我們團隊是因為起初我想做這部《桀驁之城》,本來我是想一個人完成這部片子,但是由于在學校時間比較多在蘭州的時間很少,積攢的素材不足以完成我腦海里想要的成片效果,也是想到了優秀的城市宣傳片《the best of nanking》是由團隊完成,后來也是試著聯系了一下當地幾位很好的攝影師,他們也都非常支持我,我們幾個一拍即合就走到了一起。而我們當中還在南航讀大三的張驍煜同學是在后來看到了我的一部《逆城·蘭州》而聯系到我的,后來在聊天中發現很投機,而且他的延時拍的也是很贊,也是最后一位加入《桀驁之城》團隊的攝影師。其實我們這個團隊并不是都是90后,也有蘭州老一輩的兩位優秀的攝影人,他們對于年輕人的想法也是很支持,都是將積攢多年的延時航拍等素材無償提供了出來。


你們拍攝這部宣傳片的想法源自于哪里?
我之前已經看了很多蘭州的宣傳片,基本都是展現蘭州悠久的歷史文化發展,卻少有展現蘭州現如今快速發展的畫面。并且很多優秀的作品或多或少都有外地的攝影師參與。在大學寒暑假期間我自己就已經拍攝積攢了很多關于蘭州的航拍延時鏡頭,而這一次《桀驁之城》的其他鏡頭更是完全由蘭州本土攝影師制作完成,這也是這部作品非常值得我們驕傲的一點。拍攝這部宣傳片也是想做出一些有自己風格化的東西,能夠和現在傳統的宣傳片分開,也算是一種想突破傳統的形式,所以起名中帶有“桀驁”兩字。桀驁也是導演這些年對于自己生活的城市——蘭州發展勢頭的一個期望,希望蘭州的發展呈桀驁之勢。
你們在拍攝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和其他飛友一樣的困難我們就不說了,說一說本片制作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首先因為這部《桀驁之城》除了我本身拍攝的鏡頭是根據前期腳本來的,其他的都是攝影師多年積攢的一些鏡頭,如何將整部片子做成一部完整的影片而不是用每個人的素材堆積起來就成了最大的困難,這些困難包括整部片子的鏡頭策劃和音樂剪輯點的配合,不同鏡頭顏色的調整等等,因此《桀驁之城》后期導演制作過程長達三個月之久。尤其在調色階段,不同攝影師采用的不同的顏色采集方式拍攝,導致后期調色出現了較大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