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人機(資料)
中新社深圳7月5日電(蔡敏婕)移動醫療穿戴技術、兒童自主3D打印、“VR”鏡頭、“無人機”技術……“海外華媒看廣東——創新驅動采風行”5日走進深圳前海自貿區和留學生創業園,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33家華文媒體的代表紛紛為這些前沿科技“點贊”。“我最開始只認識深圳的‘華為’,如今卻看到如此多前沿科技,感到驚訝。”西班牙《歐華報》社長陶辛夷感嘆道,相比西班牙技術人才的缺乏,深圳顯得是人才的“聚寶盆”。她透露,目前已和“無人機”等企業建立聯系,希望將此技術引進到西班牙。新西蘭《鄉音報》記者錢漓虹把3D技術打印制成的膠制“手鐲”與翡翠手鐲同時戴在手上。
她稱,之前認為高新科技缺乏實用性,而這個“3D手鐲”讓她覺得高新技術不再虛無縹緲,“深圳擁有完整的科技供應鏈,希望早日研究更多實用性物品,讓科技真正應用于生活。”在深圳留學生創業園內,一名留荷(蘭)碩士向華文媒體展示移動醫療穿戴技術,此技術通過動態分析,監控患者身體情況。曾在中國內地做過醫生的美國《神州時報》資深記者鄭萍認為該技術實用性比較強,只要繼續完善研究,未來市場潛力很大。
“我上世紀90年代初曾到過深圳,當時對深圳的印象就是一排排簡陋的廠房。如今再次踏足深圳,取而代之的卻是蓬勃發展的高新產業園和技術孵化器。”鄭萍稱,已和深圳的高新技術企業建立聯系,希望幫助他們打開北美(洲)地區市場。《法國僑報》執行主編王衛平建議,深圳可以引入歐洲文化創意和設計,增強科技產品的美觀和實用性。廣東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巡視員林琳表示,此次活動旨在通過海外華文媒體的報道,吸引海外專業人士到廣東創業與交流合作,促進華僑華人事業發展。“海外華媒看廣東——創新驅動采風行”活動由廣東省僑辦主辦。該活動組織海外華媒代表先后赴深圳、中山和廣州采風,考察深圳留學生創業園、中山國家健康科技產業基地和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等地,采訪華僑華人、留學人員到廣東創業創新情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