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
芬蘭——以無所不在的數據改善居民生活
芬蘭——以無所不在的數據改善居民生活
芬蘭是世界上高度發達國家,國民享有極高標準的生活品質。同時,芬蘭也是歐盟國家中較早重視數字城市建設應用的國家之一,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數字城市服務體系。在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的建設、維護和服務方面,赫爾辛基市建立了基于網絡的數據管理和分發服務模式,實現了數據成果的網上發布、瀏覽和查詢服務。在基于WebGIS的地理信息發布與服務方面,全社會應用比較普及,而且數據、系統的開放性好,普通百姓參與程度高。圖2-4為有芬蘭語和瑞典語的雙語路牌。

芬蘭在數字生態城市建設、高效節能建筑、污水處理、垃圾處理等領域擁有世界一流的技術。芬蘭數字生態城以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為理念,采用先進的規劃設計、數字通信、生態環保技術,集居民生活、工作、文化、休閑、服務為一體。數字生態城通過對先進的電子商務、網絡教育、遠程服務、網絡醫療、公共交通系統、再生資源系統、廢物回收利用系統、清潔能源系統等技術的綜合運用,對資源的索求更少,對環境的影響更小,代表了未來城市發展的方向。
在芬蘭,95%的人不去銀行,日常金融業務完全通過網上交易進行。以貨幣支付為例,銀行業務通過網上辦理是從20 世紀90 年代開始的,實現這種“數字銀行”模式用了大約15 年。這15年的信息化建設是逐漸加快的,進程加速的動力之一是網絡加速普及,銀行面臨的經營壓力也迫使其積極推動這一過程,這樣就可以減少面對面服務,從而減少固定網點和終身雇員,同時使客戶避開了去網點的不便,充分體會到網絡服務的優勢。以數字銀行、數字交通與數字城市為核心,數字社會得以快速發展。為了實現數字社會,芬蘭所有的人口、車輛、道路、標志、房屋都有登記,并被分配了惟一的ID。
赫爾辛基在智慧政府領域有亮眼的表現,有超過1000組以上的開放數據(open datasets),并積極舉辦駭客松(hackathon)鼓勵開發者參與,2012年更首次主辦了全球“開放知識節” (Open Knowledge Festival)的活動。赫爾辛基也開始了一項名為“Forum Virium”的智慧城市計劃,希望以無所不在的數據改善居民的生活。
英國——低碳、可持續的數字城市建設
2009年6月,英國政府發布了《數字英國》白皮書,從國家戰略高度確立了信息技術的發展藍圖,提出了數字社會、數字經濟、數字文化等各方面的詳細行動計劃(BIS/DCMS,2009)。英國前首相布朗在白皮書中提到“只有一個數字化的英國,才能解放我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我們及我們的孩子爭取未來的高技術工作。只有一個數字化的英國,才能確保信息革命,從而改變我們生活的每一個部分。只有一個數字化的英國才能展示我們塑造未來的遠見和活力。”英國希望該計劃的實施能夠確保英國在數字知識經濟中的世界主導地位,為英國未來經濟的長期發展貢獻力量,并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英國向人們展示了實施《數字英國》計劃的建設成就。在倫敦,各級政府機構都有官方網站,為市民提供政務信息和線上服務窗口;地鐵站里有免費WI-FI,乘客可以用手機上網;公共圖書館擁有大量豐富的在線圖書資源,供人們閱讀;各類博物館、藝術中心和歌劇院,大多都有相應的在線應用,方便人們了解信息。圖2-5為西門子大廈智能監控顯示。

西門子大廈智能監控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