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智能化公共自行車系統
2013年2月,法國政府重點列出五項將會大力支持的戰略性高新技術,其中之一就是大數據,隨后以新興企業、軟件制造商、工程師、信息系統設計師等為目標,開展了一系列的投資計劃,旨在通過發展創新性解決方案,并將其用于實踐,來促進法國在大數據領域的發展。同年3月,法國首先從教育推出大數據理念。國家教育部推出了四項數字化服務,其一在網上公布法國所有高中會考的科目名單,向公眾提供一個開放式的數據平臺;其二是通過GNSS以及tchat平臺,幫助輟學學生找到離家最近的培訓服務;其三是殘疾學生利用智能手機找到適合自己的服務類型;其四是讓學生家長在服務網站上了解孩子在預科階段的課程學習情況。同年4月,法國經濟、財政和工業部宣布,將投入1150萬歐元用于支持7個未來投資項目。此前,法國軟件編輯聯盟曾號召政府部門和私人企業共同合作,已投入了3億歐元資金用于推動大數據領域的發展。大數據技術在法國數字城市,乃至智慧城市建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政府正逐步將這些成果惠之于民。
荷蘭——先進的測繪地理信息技術之國
荷蘭位于歐洲西偏北部,是歐盟國家中較早重視數字城市建設應用的國家之一,其數字城市概念起源于其首都阿姆斯特丹1994年的De DigitaleStad項目(http://www.dds.nl)。該項目建設目的是為了提升政府和市民的溝通水平,在1996年,平均每周有4.8萬名用戶訪問,到1998年已經有8萬用戶(Besselaar等,2005)。作為一個市民公開交流的平臺,項目提供了可供討論和信息交換的電子空間,提供自由的電子公共領域、免費E-Mail、數字房間等,引導信息和通信基礎設施的研究和普及,項目甚至提出了如三維接口技術等新技術和概念,為后期數字城市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荷蘭擁有較為完善的數字城市服務體系(陳甲全,2011)。數字城市在政府決策和區域管理中廣泛應用,為各部門的決策和規劃管理帶來了技術革新。利用數字城市技術手段,極大地提高了管理部門的工作效率,為決策管理部門提供了一個方便快捷的數字化管理解決方法。
荷蘭數字城市建設的特點包括數字城市管理和服務體系較為完善、數字城市技術先進、數據獲取體系完整、公眾服務程度較高等。尤其是在基礎數據獲取和地理信息技術等方面,荷蘭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荷蘭中央政府承擔提供數字城市建設所需要的核心數據,比如地政局負責地籍數據,國家制圖局負責中小比例尺地形圖,而統計局則負責統計數據,并且鼓勵以“公私合作”的方式來完成數據采集。自1990年起,荷蘭就任命內務大臣作為政府信息的主要協調員,同時任命住房、空間規劃以及環境部部長作為地理信息企業的協調員,以提高數字城市建設所需要的數據信息利用率。
作為數字城市的升級,2008年,阿姆斯特丹啟動了“Amsterdam Smart City”計劃(簡稱“ASC”計劃,http://amsterdamsmartcity.com/)。該計劃是由企業、學校、研究機構以及阿姆斯特丹居民共同合作開展。“ASC”計劃一直在不斷發展,至2014年初,包括生活、工作、交通、公共設施和開放數據等5大主題,在3個區域內共實施了43個項目來實現“智慧的城市”。 2012年,荷蘭阿姆斯特丹在巴塞羅那智慧城市博覽會(Smart City Expo World Congress)上獲得了城市優勝獎,為全世界數字城市乃至智慧城市的建設樹立了榜樣。圖為帶編號的信號燈。

帶編號的信號燈
圖文摘錄于《走向大數據——從數字北京到智慧北京》一書
如需本書,請在微信平臺留言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