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衛鋒是臻迪科技實際控制人,對于無人機市場當前的火熱,他十分警惕。在他看來,不出3年,無人機領域注定是一片紅海。
“我們做過測算,研發和迭代一款無人機,需要養幾十人的團隊,開模最少需1000架,從首版到推廣,至少需要1個億左右。”鄭衛鋒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消費品級的無人機領域,門檻已經被抬得很高。未來2-3年洗牌是必然的,如果誰不能預見到這一點,如果誰的現金流不夠強,遭遇大困難甚至半路夭折很正常。”也正因此,鄭衛鋒非常重視臻迪的現金流,外部融資都是為了其余業務板塊的加速拓展。
鄭衛鋒表示,所謂的無人機快遞送貨純粹都是噱頭,大規模推廣的可能性是零,地面微波信號遇到樓宇會衰竭,衛星通信的控制的最小距離也有1米多。
“如果說蘇寧和國美當初的競爭,是打補丁,那么京東和他們之間的競爭,就是換操作系統,這也解釋了為什么蘇寧國美兩家盈利十幾億估值也就100多億,京東年年虧損,估值已達到500億美金。”
盡管臻迪科技只是一家小創業公司,但在鄭衛鋒眼中,臻迪實際上正是在更換操作系統:從互聯網浪潮,向未來的“機器人+人工智能”浪潮演進。而這一未來浪潮將是比互聯網大N倍的產業浪潮。
未來很可能就是一個計算機房,作為機器人的大腦,外面大量機器人都是各種各樣的傳感器,大腦通過注入人工智能,可以瞬間賦予傳感器各種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