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無人機試驗田現場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地面與航空高工效施藥技術與裝備項目”重要子課題之一“農業航空低空低容量噴霧技術”今天在南京高淳啟動。項目承擔人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閆曉靜副研究員介紹了課題有關情況,全國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藥械處處長邵振潤,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辦公室主任、農業部農藥化學與應用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副主任袁會珠等行業內專家提出意見和建議。
閆曉靜介紹了該課題的目標、成果以及考核指標等詳細信息。針對這些內容,邵振潤表示,近幾年我國無人機植保發展迅速,無人機的科技含量主要體現在噴灑系統上,他認為,目前適合我國農業航空保的助劑和劑型較少。他特別提到,南京善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納米農藥非常好,希望能盡快在實際生產中發揮作用。其他專家也就當前無人機噴灑農藥的難點及農藥劑型的探索交流了意見。
值得一提的是,袁會珠團隊與南京善思聯合開展的水稻田低空低容量航空植保藥劑及噴霧技術試驗是“農業航空低空低容量噴霧技術” 課題的重要內容。該試驗將驗證善思公司航空植保專用藥劑的使用效果,如順利的話,將促進新型航空植保專用藥劑的大面積推廣,因而也推動我國農業航空植保的進步。
袁會珠接受采訪時表示,項目選址高淳主要是考慮到高淳的地理位置原因及農作物所具有的代表性。水稻進行無人機植保的試驗項目在高淳順利開展,也離不開國內研發生產航空植保專用制劑的科技企業南京善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南京善思是國內首家航空植保專用藥劑生產商。暨南大學教授、善思研究院院長張子勇向本網表示,國內現有的無人機噴灑的藥劑,主要是由普通農藥制劑混配而成,有時添加一種抗飄逸劑。人工噴灑一畝地使用的農藥制劑需要兌水40~50升,而無人機噴灑一畝地只需要0.5升容量。將同樣用量的農藥制劑混配在低容量水中,藥液通常不穩定,易分層,而且有的制劑還含有有毒溶劑或助劑。南京善思研發的航空植保專用制劑解決了上述問題,0.5升可噴灑一畝,制劑外觀透明,性能穩定,可直接使用。這對于無人機進行航空植保具有里程碑意義。
“由于納米水劑藥劑的溶劑主要是水,密度和水接近,同時,專門加入了防飄逸劑,噴灑時較不容易發生漂移。即便有少許灑落到池塘,因為其綠色、低毒,基本上不會影響環境和水生生物。” 張子勇在研討會上介紹道。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我國土地集約化的加快和農村勞動力的日益短缺,傳統人工打藥的植保方式已不能適應當前農業發展的需要,以無人機應用為代表的現代航空植保發展迅速。據統計,2015年全國植保無人機保有量2324架(31個省統計),總作業面積達1152.8萬畝。據介紹,江蘇省內已有超過100家企業涉及無人機施藥產業。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吉林省農業機械研究院、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橘研究所、農業部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江蘇省植保站、南京市植保站等單位的多名專家及廣西田園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代表參加此次會議。(朱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