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結合此前做手機的經歷,覺得無人機的現狀,恰如當年從功能機過渡到智能手機的階段。“智能手機就是把很多基于算法實現的功能、圖形圖像處理、數據傳輸等嵌入到智能平臺上,實現了多種復雜功能,讓手機真正智能起來。”
“先把無人機智能化。”二人決定把智能平臺與無人機結合,做一些嘗試。“這是趨勢,我們不做,總有人做。”
試水籌備
有了大致方向,兩個人每天都在琢磨如何去實現。陳更新經常望著手機發呆,他腦海中冒出一個想法:無人機的飛控系統,還用單片機來做;但是圖像傳輸處理等用手機的智能平臺來做,把二者綁在一起。
因為無人機的操控需要實時控制,但安卓手機的指令延遲較長,無法滿足。“比如無人機前面有個障礙物,你晚幾秒鐘操作,可能都來不及。”
為此他做了測試:在安卓手機智能平臺的兩個元器件之間,傳輸一個消息,接收時間約為700ms,“單片機為200~300ms”。
“太慢了。”他們解釋道,“安卓的智能平臺結構復雜,指令要一層一層地上傳,回傳,需要多步處理、封裝等。”
去年4月,他確定了新的想法,尋找其它已經成熟的智能平臺(芯片),在上面加入各種智能算法、系統等,做精減、優化或定制。“安卓的智能系統處理起來太麻煩。”
挑選合適的芯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兒。“要考慮多種情況,成本、性價比、性能要求、供應鏈發貨情況等。”在硬件領域打拼多年,二人深知,這是最為核心的一步,可以走得慢點,但馬虎不得。
每挑選一家公司的芯片,他們要經過反復實驗測試論證。先拿著樣片,然后手工焊制,替換一些基礎電路,之后驅動起來再去測試。“每次的實驗效果都不一樣,需要一遍一遍地試,分析性能。”
大半年時間,他們測試過4~5家公司的芯片后,才確定最終方案。他們與華為海思達成戰略合作,以華為海思智能芯片為核心處理器。
“這個智能平臺是做安防的,它常年工作在馬路邊,經歷了各種自然環境的驗證。不管刮風下雨,在什么地方,它拍攝闖紅燈都沒問題,對于自然環境的抗擊打能力很強。”
今年2月,二人把原來的兄弟們召喚回來,一起成立了宙心科技。“期間,我們拜訪了幾十家無人機公司,調研了其市場、商務工作,以彌補過去的短板,同時更加了解行業。”
五個月閉關研發
項目啟動的同時,獲得臻云創投,英諾天使基金,泰有基金的天使輪融資。
接下來便是最關鍵的研發期。他們要把芯片落地做成模組,需要承載很多子系統,如飛控系統、影像子系統、動力系統等。“他們不是相互獨立的,要反復測試,使指令傳輸、圖像處理的速度、穩定性達到標準。”
為了心無旁騖,他們把首個辦公地點定在深圳。“因為華為在那里。”
他閉關五個月研發一塊20c㎡模組 潛入無人機大腦 3秒啟動 100ms極速圖傳
?
免責聲明:凡注明來源全球無人機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請注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