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員為:徐永清 寧鎮亞 喬朝飛 阮于洲 孫威 曹會超
本文摘自《測繪地理信息藍皮書》之《新常態下的測繪地理信息研究報告(2015)》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后,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認真思考、充分認識新常態對于測繪地理信息帶來的深刻影響以及機遇、挑戰,堅持穩中求進,主動積極地適應新常態,服務新常態,推動改革創新深入發展。
新常態下,測繪地理信息部門積極適應,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增加,“一帶一路”等戰略的加快推進,既有矛盾進一步凸顯,同時出現一些新的問題。
1、測繪成果需求結構調整進入關鍵期
分析近十年的我國測繪成果提供基本情況可以發現,從2011年開始,經濟社會發展對測繪地理信息的需求發生重大變化,而最近兩年開始進入調整的關鍵期。
需求結構調整具體表現為以下方面。
(1)基本比例尺地形圖、測繪基準成果等傳統測繪成果使用量逐步下滑(見圖1)。其中,2014年測繪基準成果提供數比2013年下降45.3%(見圖2),為近幾年的最低點。

圖1. 2004-2014年地形圖使用情況(單位:萬張;資料來源:測繪地理信息統計年鑒)

圖2. 2004-2014年提供測繪基準情況(單位:萬點;資料來源:測繪地理信息統計年鑒)
(2)數字正射影像(DOM)、航攝影像、衛星影像等新型數字化測繪成果的需求大幅上升(見圖3)。其中,數字正射影像(DOM)的提供量增幅最快,2014年較2013年增長101.0%。

圖3. 2004-2014年提供“4D”成果數據情況(單位:TB;資料來源:測繪地理信息統計年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