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沂源訊6月29日上午10時,沂源縣西里鎮梅家莊村寬行密植蘋果園里,伴隨著隆隆的轟鳴聲,一架小型無人機正在對蘋果樹進行飛防作業,這是沂源縣果樹中心召開無人機植保飛防試驗示范項目現場演示會,首次采用飛機作業防治林果病蟲害。
田野上,只見一架直徑一米左右的無人機在農業科技人員操控下盤旋爬升、空中懸停、勻速前行,將霧化后的藥物均勻地灑在果樹上,引得圍觀的村民嘖嘖稱奇。
縣果樹中心副主任齊海山介紹說,該無人機可以裝載5公斤藥液,飛行高度距作物1至2米,一次飛行噴灑1畝地只需1分鐘,一天作業面積達200余畝,是人工效率的50倍。
“和傳統的人工噴藥相比,無人機旋翼產生的向下氣流有助于增加霧流對作物的穿透性,幾乎每株作物都能噴灑到藥水,防治效果更好。”技術員劉進介紹說,首次飛防作業的20余畝蘋果、壽桃,與傳統人工噴霧器相比,在作業效率、作業效果、節藥節水、作業適應性以及應急突發災害等方面有著明顯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