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無人機,撬動千億農村市場
一個小小的無人機,如何來撬動潛力無限的農村市場?
對此,何正澤有自己的解答:“如今,農業生產耕、播、收環節已經實現機械化,唯有植保防治仍然是傳統人工、半機械化作業。”何正澤說。
傳統人工噴灑方式,通常效率較低;以往的小型飛機噴灑農藥,噴灑范圍又無法精確控制。相比之下,無人機噴灑的效率是約為人工的40倍,且飛行速度快,高濃度噴灑,節水節農藥,防治效果好。在何正澤看來,植保無人機的推廣應用,能夠完成農業生產現代化的最后一塊拼圖。
湖北是產糧大省,自古以來便有“湖廣熟,天下足”的美譽。何正澤估計,隨著植保無人機的推廣,未來湖北可有千億元的大市場,而現在,湖北地區植保無人機市場僅為20億元左右,這里面的空間很大。

◆ 依托小小的無人機,洛克希德看中的是拓展“互聯網+農業”的廣闊市場
有專家認為,移動互聯網時代是農村與城市差距最小的時代,是一次彎道超車的機會,“互聯網+農村”是一種能改變農村落后面貌的方式。
企業們積極在農村布局“互聯網+農村”,其實是看中了農村的市場,圈住尚未開放的基數龐大的農村用戶,同時,也是希望通過互聯網思維盤活農村的資源,把自身的內外部資源進行整合。
洛克希德無人機:研發推廣兩手硬
以洛克希德的植保無人機為例,其核心競爭力是一套智能噴灑系統,它裝配手機卡、GPS、風速傳感器、溫度傳感器、陀螺儀、地理信息采集等許多硬件,能讓無人機對應調整作業高度、速度,自動調節霧滴直徑和施藥量。實現智能化后,用戶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定好飛行線路,坐在一旁監測,實現完全的無人飛行,減少遙控環節。

◆ 5月17日,全國政協副主席齊續春來漢調研,考察了洛克希德無人機
目前,洛克希德其最新研制的LHX8-3WD20八旋翼植保無人機已在多項技術上達到全國領先水平,獲得多項專利。同時,公司已完成工業化規模生產,可達到全省各地“2小時應急響應”。
從用戶的反饋來看,植保無人機的推廣已經初見成效。依托農業合作社、農藥經銷商等,何正澤目前已經在湖北省建立了11支植保“飛防隊”作為試點,每支“飛防隊”配備3—5架無人機。無論是在噴灑效率上,還是農藥殘留控制上,效果都十分明顯。
按照計劃,2016年底何正澤將在省內建立300支這樣的植保“飛防隊”。“農民將植保交給飛防隊,飛防隊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肯定會采取科學的施藥方法,提高農藥使用效果。”
何正澤說,這最終受益的是農民,生態環境也得到了保護。
“互聯網+農業”:大數據重構多贏平臺

通過大數據,何正澤試圖打造一個新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可能有的制造無人機,有的售賣農藥,有的提供植保服務。農戶以及農業合作社,在其中不僅能獲得更具針對性的農資,而且購買價格也會大幅度下降。
與此同時,洛克希德的盈利模式也會發生根本改變,從硬件制造商轉變為信息提供商。何正澤說,如同一些廠商為了搭建互聯網生態鏈,零成本甚至虧本出售手機一樣,洛克希德的無人機也許未來也會采用這種模式,讓用戶享受更多“互聯網+農村”的紅利。
▲來源:武漢軟件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