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段麗茜)7月22日下午,省地理信息局測繪人員吳剛、劉海龍駕駛三角翼飛行器,從井陘縣南防口村上游2公里處起飛,沿冶河向黃壁莊水庫方向執行航飛搜救任務。他們拍攝的照片、視頻很快會傳回省地理信息局指揮中心。今年,我省首次將衛星、無人機、三角翼飛行器等多種地理信息技術手段應用到抗洪搶險中。
強降雨造成我省部分地區發生洪災和泥石流,一些道路、通訊中斷,救援困難,防汛形勢嚴峻。根據要求,7月20日凌晨2時,省地理信息局緊急抽調第一、第二、第三測繪院和制圖院外業隊伍,從承德、張家口向邯鄲等地集結,緊急調配11架無人機、1架三角翼飛行器等,冒雨連夜奔赴防汛救災現場。
連日來,應急航拍持續在邢臺、邯鄲、石家莊、保定等地進行,共航飛180多架次。打開青碗窯村村北影像圖,可以清晰地看到道路被泥石流沖毀,一輛紅色大卡車側翻,部分房屋坍塌;南和縣南里莊村、西樊屯村影像圖則顯示,這兩個村周圍原本綠色的田地,大部分已經被黃色的洪水覆蓋……截至7月22日下午,省地理信息局共向省應急辦、省防汛抗旱指揮部,以及邢臺、邯鄲等市的防汛部門提供最新影像圖131張,為察看災情、制定應急救援方案提供保障。
“不僅是應急航拍救援,地理信息技術也將應用在災害評估和災后重建上。”省地理信息局事業發展與科技處處長張現禮介紹,農田被淹、房屋損毀的影像資料將作為撥付救災資金的依據,在重建時影像圖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