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市公安局視偵支隊是全國第一家成立的專業視頻偵查隊伍,對警用無人機的使用走在全國前列,有力的保障了廣大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并得到多次嘉獎。本次其所啟用的氫燃料電池無人機搭載高密度燃料模塊,可實現3小時左右的超長航時。
武漢市公安局視偵支隊的劉大隊長在接受采訪時介紹,目前常規的無人機航時偏短,扣除掉起降和返場,真正能執行任務的時間并不長,而武漢市區湖泊眾多,長江和漢江穿城而過,在很多場景使用時并不具備返航更換鋰電池的條件,而且有效覆蓋半徑小的話,干警在執行任務時往往仍然需要先驅車至任務地點,再放飛無人機,因此對一些突發事件的響應也不是很及時。有了氫燃料電池無人機這一新兵的加入,其航時長、操作便捷、安全系數高等優勢,將為視頻偵查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好的支撐,甚至可以實現直接在指揮中心起飛,執行任務后返回,使得突發任務的響應時間更短,有效覆蓋面積更大,在實戰中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據了解,警用無人機最早出現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武漢市公安局率先購置了第一臺警用無人機,開創了警用無人機發展的先河,隨后,廣東、深圳、上海、北京等地也都陸續建立了警用航空隊,并將無人機投入作業。經過約20年的發展,我國警用無人機建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無序到有序的跨越。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提升和現代社會治安、反恐、救援等任務的需要,警用無人機的地位也愈加凸顯。2015年的全國警用航空建設推進會上,公安部明確提出:“將警用無人機納入警用航空管理范疇,建立管理、運行和安全工作規章制度,統籌發展規劃”。截至目前,全國已有500多架警用無人機,涉及50多種型號。
盡管警用無人機憑借著機動性強、易部署、安全等特性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但航時短、以及進而引發的航程短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桎梏了警用無人機的應用。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技術的進步,氫燃料電池用在無人機上帶來的顯著優勢將徹底改變其行業應用,將為無人機的發展和應用普及發揮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