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市經濟發展迅速、城鄉建設日新月異,如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軌道交通和“三舊改造”的加速建設,這些項目的選址、設計和管理都需要多尺度、多類形、多時態和現勢性強的基礎地理數據和專題數據。《測繪法》明確指出:“對基礎地理數據成果應當定期進行更新,國民經濟、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急需的應當及時更新”。因為數據一旦失去現勢性,其應用性與可靠性將大大降低,甚至可能完全失去使用價值。
為滿足我市中心城鎮、交通設施建設以及產業布局,按照支持重點,急用先測,服務新農村的要求,“十一五”期間,市城鄉規劃局重點對經濟技術開發區、城鄉商住建設工程項目、文物單位、旅游景點及新農村建設等開展地形圖更新修測。對改造后的全市主要現狀道路如廣汕公路、增派公路、增正公路、荔三公路、新新公路等進行了及時更新修測。利用地形圖修測數據建立了基礎地理數據動態更新機制,并實現數據共享,提供最新成果服務保障,避免了重復測繪,節約了數據生產和更新的成本。同時,建立了城鄉規劃審批數據動態更新模式,解決了困擾多年的總規圖和控規圖快速更新的問題。
在不斷完善更新機制建設的同時,市城鄉規劃局進一步做好增量更新的組織實施工作,實施的《增城市基礎測繪和規劃數據動態更新》項目,建立起實時動態和持續有效的數據更新機制,提高地理空間數據更新速度,充分保證地理空間數據的現勢性,進一步加強基礎測繪數據庫和規劃專題數據庫的動態建設,切實提升信息服務質量,滿足日益增長的城鄉規劃、建設、管理等領域的信息需求,為“數字增城”建設提供強大有效的數據源支撐。
二、建立動態更新機制
為切實提高地理信息的現勢性,必需建立動態更新機制,研究解決更新有關的關鍵技術問題,以實現地理信息的實時獲取、持續更新和定期發布。市城鄉規劃局根據現有數據情況及相關技術規定結合我市經濟發展現狀,探索一套可持續、適時動態的更新機制,使得更新的周期與經費的投入相配套,定期更新與動態更新相適應,數據生產能力和技術手段與更新機制相適應,做到計劃科學、經費到位、保障實施,職能部門數據共享,讓基礎測繪數據和各類專題數據的更新措施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的軌道。
(一)更新內容
城鄉地理空間數據更新內容為多尺度、多類形、多時態和現勢性較強的基礎地理數據和各種專題數據,主要包括1:500、1:2000、1:5000數字線劃地圖數據,1:2000和1:5000數字柵格地圖數據,0.5米分辨率的數字正射影像數據,1:5000數字高程模型數據、地名地址數據、路網數據以及其他專題數據。
(二)更新周期
更新周期采用定期更新和動態更新相結合的機制,我市建成區和重點建設地區的1:500地形圖
至少每2年更新一次,其他建設地區的1:500地形圖至少每3年更新一次;1:2000和1:5000比例尺地形圖更新周期為5年,每5年開展一次航空攝影和數字正射影像圖制作,每2年采購一次2.5米以內(含2.5米)高分辨率衛星影像。對規劃路網數據和重要的交通、水利、林業、公安等基礎地理信息數據核心要素進行快速更新,對已竣工完成的小范圍建設項目進行實時更新。
(三)更新方法
按照更新范圍可以將數據更新分為增量更新和完全更新。增量更新是指在進行更新操作時,只更新變化了的地方,沒有發生變化的地方則不進行更新。如要獲取一個地區的最新的地形圖,增量更新的方法是找到地形變化的地方,把這些變化的地方用最新的數據替代,形成最新的地形圖,而完全更新則是重新繪制該地區的地形圖。相對完全更新而言,增量更新具有工作量小、成本低等特點。市城鄉規劃局目前多采用增量更新的方法獲得最新的地理空間數據,這節省了大量數據更新的費用。
三、地理空間數據動態更新的實施
地理空間數據更新具體實施主要包括四個流程:動態監測、信息獲取及處理、數據庫及產品更新和更新信息服務。如圖1所示。
(一)動態監測
在動態監測的實施過程中,分析現有數據的現勢情況,展開現狀變更地形要素的調查和外業數據采集。例如,建設用地和道路變更信息的獲取,可以結合規劃“一書三證”審批環節,實時獲取建設工程各階段的測繪數據和各類專題信息;農村用地、水系、重要景點(如綠道、天然浴場)變更信息的獲取,可通過定期購買的最新衛星影像數據與現有數據庫中的基礎地理數據對比分析得出。另外還可通過客戶需求辦理、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反映各部門實時監測的專業更變數據等方式獲取變更信息。

圖1 數據更新框架
(二)信息獲取及處理
在實施城鄉地理空間數據的動態更新過程中,要合理利用已有的數據資源,如建(構)筑物放樣、驗線和竣工驗收測量成果,航攝數據和衛片數據的利用,不同尺度地形圖縮編后的成果數據等,以滿足空間地理數據庫更新要求。
建(構)筑物放樣、驗線和竣工驗收測量是規劃設計方案實施過程的關鍵,是城鄉規劃設計地形圖動態維護的重要工作之一。自2007年至2010底,市城鄉規劃局利用建設用地竣工測量數據和重點項目地形圖修補測量共完成更新1:500地形圖2400多幅。
基于系統的自動縮編技術,可以大量減少了內業編繪人員的工作強度,真正做到一圖多用,對同一外業采集數據可生成多種尺度地形圖,進而實現多尺度數據庫一起動態更新。此項技術市城鄉規劃局在今年4月完成研發改造,并準備實施。
在動態更新范圍內,對于變化較大的區域,可采用最新的影像數據或衛星遙感影像成圖,用于更新1:5000比例尺地形圖。遙感影像數據直觀、信息豐富,可實現無損加工,并且生產周期短,數據來源多,有多種分辨率的衛星遙感圖像和航空攝影圖像。市城鄉規劃局計劃在今年采購最新的2011年拍攝的0.5米分辨率衛星影像圖,主要用于獲取建設用地的變更信息以及更新中小比例尺地形圖和正射影像圖。下圖2為我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廣州本田汽車有限公司新增建筑物的新舊影像數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