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轉旋翼式

如美國的Eagle-Eye、韓國的SUAV。該型無人直升機技術延續(xù)有人駕駛的傾轉旋翼機V-22 和BA609,其特點是速度快,結合了固定翼飛機的中高速飛行性能和直升機的懸停、垂直飛行的低速機動性能;其缺點是控制相當復雜,對動力裝置及機載監(jiān)測和控制設備要求高。
涵道旋翼式

根據(jù)平衡反扭矩的不同方式,可將無人直升機分為共軸雙槳式和單槳式。其中共軸雙槳反轉相互平衡反扭矩,如美國的Cypher ;單槳式則靠涵道底部安裝導流片或翼板,在旋翼/ 螺旋槳/ 風扇的尾流下產(chǎn)生氣動力形成對重心的力矩以此來平衡反扭矩,如美國的ISTAR、Helispy。這類無人飛行器具有對稱結構的涵道機體,布局緊湊、安全性高、操縱性好,雙槳式穩(wěn)定性好、懸停效率高,單槳式可傾轉飛行、機動性好、速度快;缺點是雙槳式飛行速度慢、單槳式垂直飛行氣動效率低。
升力轉換式
主要通過旋翼/ 機翼轉換升力。垂直飛行時靠旋翼旋轉提供升力,水平前飛時旋翼停轉轉換為固定翼,如美國的Dragonfly ;也有水平前飛時旋翼傾成螺旋槳提供拉力,機翼傾轉成升力面,如美國的MTR-SD。這類飛行器構型具有原理新穎、高速等特點,但升力轉換難度大、操縱復雜,該項技術還在求證中,有待檢驗。
不同構型的無人直升機氣動布局各有不同,總體設計也不同。即使同一種構型的直升機,由于氣動布局的不同,其幾何外形和氣動性能也會有很大差別。

無人直升機的氣動布局是指直升機氣動外形、各部件的外形、參數(shù)及相互位置的確定,其目的是使直升機具有所要求的空氣動力性能——飛行性能及操縱性、穩(wěn)定性。在分析氣動布局時,除了主要從空氣動力的要求考慮以外,還必須考慮到最小重量、使用、工藝等方面的要求及結構布置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