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省將建立涵蓋大氣、水、土壤、噪聲、生物、輻射等要素的統一環境質量監測網絡。包括繼續在縣級以上城市、全省主要空氣輸送通道等區域布設監測點位,開展城 市、區域環境空氣質量和相關氣象要素監測與預警預報。在全省主要流域、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重要湖泊水庫、重要漁業水域、城市內河、重點水源保護區等區域 布設監測點位,開展流域、海域、漁業水環境質量、水功能區水質與水文、水源地水質等監測。完善聲環境監測網,建設覆蓋所有市、縣(市、區)的區域聲環境、 聲功能區、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監測點。對建筑施工場地、大型機場等重點環境噪聲源開展自動監測。建設土壤環境監測網,完善生態監測網,完善輻射環境監測 網,即建成覆蓋全省設區市的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及邊境、核電、鈾礦山、飲用水水源地等重點地市的預警監測點。
我省將著手建立天地一 體化生態監測體系。包括加強衛星、無人機等遙感監測技術應用,開展區域生態狀況監測、調查與評估,加強自然保護區、重要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紅線區、資源 開發區等遙感監測分析與評估,加強典型生態問題、突發環境事件、重點污染源無人機遙感監測分析與評估;加強地面生態監測,建設地面生態定位監測站、生物多 樣性綜合觀測站,監測典型生態系統、生物群落、環境要素、景觀格局等。
此外,我省還將構建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平臺,規范生態環境監測信息發布內容、流程、權限和渠道。完善重點排污單位污染排放自動監測與異常報警機制,強化工業園區環境風險預警與處置能力。
同 時,我省還將建立環境監測與監管聯合執法機制,對超標排放、偽造數據等違法行為現場監測、及時查處環境違法問題,增加對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異常區域的監測頻 次和執法抽查比例。建立監測監管聯動快速響應機制,根據異常監測數據和自動報警信息,實施現場同步監測與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