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陜西渭南多地發生玉米粘蟲災害,無人機迅速出動,控制了災情的蔓延,確保了農民的損失。現在,無人機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應用在電力架線、消防救援、航拍等領域。
航拍是目前消費級無人機應用最廣泛的領域,而在農林植保領域,工業級無人機就扮演著重要角色。
中國作為農業大國,18億畝基本農田,每年需要大量的農業植保作業,我國每年農藥中毒人數有10萬之眾,致死率達20%。農藥殘留和污染造成的病死人數至今尚無官方統計,想必更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1990年,日本率先推出世界上第一架無人機,主要用于噴灑農藥。我國南方首先用無人機進行水稻種植區農藥的噴灑。

科比特航空瑞雪系列無人機選用低重量、高強度的碳纖維和航空鋁材作為機身材料,便攜式折疊設計,自重極輕,載重量大;垂直起降,起落對環境要求低,可在田間直接起飛,適應平原、山區、丘陵等多種地形植保要求;其獨創的智能農藥智能控制系統,農藥噴灑速度與飛行速度成一個可調節比例,確保噴灑均勻并節約30%以上的農藥消耗;單臺設備日作業面積800畝,可達傳統人工作業效率的30-40倍,減少人員勞動強度,減少作業時間。

瑞雪系列無人機分為瑞雪A4和A6兩款,10公斤級的,滿載飛行一個架次12~15分鐘,一個小時能打30畝地;15公斤級的,滿載飛行一個架次10~13分鐘,一個小時能打35畝田地。每畝成本在2元左右,與人工相比,效率高出很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