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促進轉型與升級
2013年,北京院推進頂層設計落地,實施了機制創新與科技創新兩個“四位一體”,目標旨在突出基礎測繪在院工作中的主體地位,組建專門機構、改進工藝,提高效率,促進基礎測繪轉型升級。
機制創新。北京院調整了內部機構,使基礎測繪工作有了專門的機構和專業化隊伍,突出了基礎測繪工作的主體地位,形成了基礎測繪、專業測繪和地理信息服務三大業務板塊,明確了基礎測繪工作由新組建的基礎測繪院、地理信息中心和原來的航空遙感院共同承擔,徹底改變了過去基礎測繪任務分散在多個部門并與其他測繪任務混搭的經營管理方式,實現基礎測繪生產、數據管理和分發服務流程的一體化。
科技創新。如圖6所示,實施科技創新“四位一體”,提高基礎測繪生產和服務能力。主要的做法包括:系統地梳理和再造了基礎測繪流程;開展一體化建設工作,實現三種比例尺數據縮編更新、內外業一體化和圖庫一體化,升級了生產作業平臺,提高生產效率;通過數據庫升級,打造“數據航母”,整合多年份、多類型的數據成果,采用“六分法”(分層、分區、分類、分級、分段、分工)對數據進行切分,實現海量數據高效存儲、管理和分發服務;通過管理信息化建設,支撐生產流程的運轉和生產組織管理的順利運行。通過科技創新,實現了基礎測繪生產效率的提高和生產、管理、服務的流程化、一體化,使基礎測繪數據資源從“數據倉庫”向“數據超市”轉變。

圖6 傳統基礎測繪轉型
(三)存在的問題和隱患
北京市基礎測繪在全國范圍內較早的建立了市級財政定期投入的機制,并拓展了區縣兩級財政投入的新城基礎測繪模式。建立了結構合理、技術先進、裝備精良、經驗豐富、專業化的基礎測繪隊伍,形成了多種比例尺覆蓋、按周期更新的測繪成果。但是在面向應用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和隱患:
首先,基礎測繪實施的標準過于僵化和自我,以不變應萬變,已經難以適應用戶和市場的需求;二是基礎測繪數據的現勢性仍需持續提高;三是隨著科技手段的提升和應用領域的擴大,基礎測繪成果保密要求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在不斷加劇;四是單一、靜態的基礎測繪成果難以滿足各領域日益增長的多樣化應用與需求;五是資金投入不足造成基礎測繪數據更新維護和基礎測繪人才隊伍培養面臨困難。
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高度重視和及時解決,很可能成為本市基礎測繪發展的瓶頸。如何跨越這一瓶頸,則應從思想認識上著手,在對新型基礎測繪的認識和頂層設計方面尋找出路。
更多信息請瀏覽測繪發展研究中心門戶網站(http://fazhan.sbsm.gov.cn/),謝謝!
新浪微博ID:測繪地信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