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技術應用融入環境改善 無人機環保市場正在覺醒)
【中國智能制造網 市場分析】環保是一個大的工程,需要長期的堅持,既然已經決定不再走先發展再治理的老路,就應該重視先進科技的應用。無人機環保市場雖然還未興起,卻實在是該好好地火熱一把,變被動為主動,將改善環境從嘴上落到實處。
技術應用融入環境改善 無人機環保市場正在覺醒
面對環境污染與整治問題,近兩年來屢屢曝光,卻頻頻在懲治的路上一拖再拖,高利益的誘惑讓很多企業寧愿冒著被罰的風險,也要試一試,總存著僥幸的心理被抓的不是自己。很多智能新科技的加入給環保部門減輕了壓力,諸如無人機在環保領域的推廣,成為了環境監測與保護的小能手。
主攻監測
傳統的監測執法主要有人工完成因其高耗時、高成本、后期工作量大、并且無法實時完成相關要求,污染來源無法追溯,加上違法企業及個人手段改變,追查難度越來越大,而不能滿足諸多業務需求,以無人機在線遙感監測為代表的環保監測技術手段變應運而生。無人機遙感系統具有視域廣、及時連續的特點,可迅速查明環境現狀。
水:借助系統搭載的多光譜成像儀生成多光譜圖像,直觀全面地監測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提供水質富營養化、水華、水體透明度、懸浮物排污口污染狀況等信息的專題圖,從而達到對水質特征污染物監視性監測的目的。
陸:針對應急事件,其遙感系統安全作業保障能力強,可進入高危地區開展工作,也有效地避免了監測采樣人員的安全風險。通過多光譜分析,得到大面積測區的各項監測數據,以面信息結合傳統點信息,從而為整個測區宏觀環境評價提供依據。能與GIS及遙感應用系統方便集成,可快速搭建環保應用,能保障提供綜合和周期性的服務。
空:無人機還可搭載移動大氣自動監測平臺對目標區域的大氣進行監測,自動監測平臺不能夠監測的污染因子,可采用搭載采樣器的方式,將大氣樣品在空中采集后送回實驗室監測分析。其結果能直觀、全面地演示空域環境狀況,對污染物影響程度和范圍進行監測和預警。
兼具功能
植樹造林
傳統的種植方法是雇傭人工種植樹苗,主要缺點是耗時長。2015年一家英國創業公司設計了一款無人機,能遠程操作,飛行離地面幾米,將特殊的種子膠囊噴射到土壤中。這款無人機每分鐘能發射10顆種子,據估計一個小型無人機組一天能播種多達3.6萬顆種子。
此外,無人機還能用于植樹造林??茖W家根據無人機提供的航拍影像,利用特殊的軟件繪制森林砍伐的范圍。
而且它還能抵抗森林火災,熱成像技術也被應用于發現森林火災,通過無人機定期監控森林情況,能快速發現火災隱患。在滅火期間,用無人機來發射助燃劑,則不會對飛行員和消防員的生命造成威脅。
保護動物
由于其配備有體型較輕、畫質清晰的照相機,無人機能獲取十分詳細的航拍影像,這些影像被轉化為3D模型。科學家通過定期獲取一個地區的影像,能快速判斷其棲息地是否發生改變,分析在特定棲息地附近的人類活動變化,例如毀滅性的種植園的增加或者城市擴張,確定動物的生存環境變化。
因為能快速收集數據,無人機能從空中定位無線電信號。所以科學家們能利用其追蹤更多的動物,從而保護它們。
而且無人機能配備各種工具,其中包括熱成像相機,幫助士兵快速獲取潛在偷獵者的位置,并快速展開抓捕工作,打擊偷獵者的違法行為。
最新應用
土地恢復
IST公司采用的無人飛行器(UAV)配備了最新的安全程序和有效捕獲接近實時數據的遙感技術。它可搭載遙感設備(包括彩色和紅外攝像機),安全高效地進入到技術人員難以到達的危險地區,拍攝和收集修復場地的地理參考圖像,并有效地管理和分析修復場地可視化數據。與傳統的調查方式相比較,采用無人機進行修復現場調查具有成本低、安全高效、定位準確和可重復性高的特點。
無人機與VR、AR技術結合
無人機與VR/AR技術的結合也成為了一種熱點,利用虛擬現實網絡技術為環保服務,如可以通過電腦輸入有關項目污染物種類、排放濃度、排放量等因子,描繪出未來真實生動的圖景,為某一個項目設施建設提供參考的依據,避免造成現實的環境危害。
對于一些不易體現的生態危害,也可根據虛擬空間時間的推移累積結果而產生的切換圖像、過程的疊積演化,反映出環境變化的經歷和危害程度。這和氣象衛星云圖指示出的未來天氣變化相似,通過虛擬網絡技術形象生動地體驗環境質量變化狀況,為現實環境危害的消除提供借鑒。
有專家預言,把先進的虛擬現實技術應用到環境規劃中,已成為一種新的發展趨勢。
運用4G即攝即傳
無人機上配置GPS系統,搭載高清攝像設備、視頻編碼解碼設備、4G網絡模塊、無線傳輸網絡和后端臺云處理、存儲等設備和技術,實現無人飛行器對各類監測環境的低空拍錄、航拍攝錄和影像實時傳送。相比其他的無人機設備,4G無人機最大的優勢在于能即攝即傳,采集到的高清圖像通過移動4G網絡實時傳輸到云端平臺,授權用戶通過PC、Pad和手機等各類終端可遠程實時觀看,并對違法污染點現場環境進行及時的收集取證。
隨著逐步推進與完善,無人機環保監察或將逐步取代人工現場執法,從而有效提高環境執法效能,快速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改善環境質量。
氣體監測與光電取證一體
北京云漢通航科技有限公司,全新推出環保專用NEO-A一體化任務載荷系統,高清可見光(支持微光夜視)紅外熱像儀雙波段成像功能,可以對污水排放、工業氣體排放具備晝夜監控與取證的功能。氣體監測子系統主要實現氣體監測數據的動態展示和處理分析,包括實時數據查看、高濃度報警、統計分析、報表輸出等功能。對于多點監測數據可基于三維GIS平臺,基于采樣點位坐標,顯示氣體濃度分布??梢耘c現有環保執法及環保監測手段相結合建立時間維度上人巡機巡快速治法監測作業模式,同時在空間分辨率上建立遙感立體環保監測模式,通過智能指揮平臺和網絡信息平臺建立環保數據庫,提供環保預警信息和污染源追溯信息,進一步加大環保執法的力度。
近年來由于大眾對環境保護認知度的提升,我國在環保工作上的投入力度逐步增大,作為環境保護先頭兵的環境監測領域也是一路高歌,突飛猛進。眾多的技術與突破,使得我國的環境監測愈驅成熟,其中的無人機的應用與發展倍受關注。
環保,一個暫時不太熱的無人機應用市場正在覺醒。
我們重視其在環保方面的應用,也不能忽視其本身存在的不足,相關的法律法規亟待完善、技術手段仍需改進、續航載重有待提高、飛手培養與管理等種種考驗仍然需要注意。
而且從實際運用中的情況來看,在環境保護與污染治理方面,無人機雖好,但不少專家仍然發表了審慎和理性的看法。國家環境保護城市空氣顆粒物污染防治重點實驗室主任馮銀廠曾表示,“靠無人機等技術的進步來查污染偷排固然讓人欣喜,但中國的污染問題需從制度建設上解決。“當前,企業守法意識薄弱,守法要花錢,違法可賺錢,這是問題。”業內專家也指出,中國在污染監測方面僅靠技術進步是不夠的,真正的思路應該是考慮如何通過一些經濟杠桿,或者法制逐漸地建立起企業在環境保護方面的誠信機制,讓企業自發地去保護環境。
使環境生態得到實質性改觀,從根本上說還得靠“有心人”駕駛,還要看環境執法者的履職責任意識如何,倘若不讓無人機“飛”起來,“英雄無用武之地”,或者無人機“看到”的環境違法行為被忽視甚而視而不見,個別不法業主的環境違法現象,依舊可能有恃無恐乃至變本加厲。
環保是一個大的工程,需要長期的堅持,既然已經決定不再走先發展再治理的老路,就應該重視先進科技的應用。無人機環保市場雖然還未興起,卻實在是該好好地火熱一把,變被動為主動,將改善環境從嘴上落到實處。
科技最終的意義應該是服務人類,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更美好?;谶@一出發點,那些綠色環保的科技創新更應該被支持和倡導。目前,無人機技術應用已融入了環境改善當中,我們不妨一同見證,科技創新為我們營造的一個更美好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