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無人機,即應用于農林植物保護的無人駕駛飛機,可以進行噴灑農藥、種子、粉劑等。華泰證券(601688,股吧)認為,行業導入期企業紛紛跑馬圈地,植保無人機是未來幾年投資大機遇。
四大特征強勢替代人工植保
相對于傳統植保方式優勢明顯,無人機植保是行業發展的內在動力。
具體優勢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效率高。無人機每分鐘可以完成1-2畝的農藥噴灑作業,是人工的30-60倍;第二,安全性。無人機植保實現了人和藥的分離,通過地面遙控或GPS飛控操作,噴灑作業人員遠距離操作避免暴露于農藥下的危險;第三,防治效果好。植保無人機采用噴霧噴灑方式,具有作業高度低,飄移少,可空中懸停等特點,噴灑農藥時旋翼產生的向下氣流有助于增加物流對農作物的穿透性,防治效果好;第四,成本低。目前的估計是無人機植保每畝每次的成本為15元,而傳統植保是20元,未來隨著技術進步,成本差距會繼續拉大。
目前越來越多的地方補貼陸續推出,國家層面的補貼受制于行業標準的缺乏等因素還未推出,等國家補貼出臺后對整個行業將是重大利好。
年均市場規模近百億
美國、日本的農用航空作業占耕地面積比例分別達到50%、54%,我國較之差距巨大,無人機植保行業處于發展初期。假設8%的中性預期滲透率,2016年-2020年無人機累計市場空間24.30億,每年植保服務市場空間72.90億。
市場成熟后,整機年銷售約30億,植保服務年市場空間365億,全產業400億,行業的重頭戲在下游的植保服務。
此外,由于我國耕地面積分散不平整,飛手短缺,維修保養配套落后,以及航模航拍無人機技術積累演進,目前電動無人機成為很多小企業切入植保無人機領域首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