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省農用植物保護無人機創業培訓動員會暨首期培訓班在蘇州舉辦)
8月15日,由省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省科協新技術推廣中心、省科技干部進修學院、省國際科技合作中心、農業部南機所植保與環境工程技術中心共同主辦的全省農用無人植保機創業培訓動員會暨首期培訓班在蘇州舉辦,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馮少東和省農技協副理事長、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徐向明出席會議并講話。省科協科普部、各市和有關縣(區、市)農技協(科協科普部、科普中心、咨詢中心)及承辦單位負責人以及全體教練員、首期培訓班學員共70人參加活動。
活動現場
該活動是全省農技協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科技三會”、全省科技創新大會和省科協九屆三次全委會精神,在基層農村科協組織和廣大科技工作者中開展“創新爭先行動”,創新農村科普方式、促進專業型農技協建設、服務現代農業發展、幫助農民創業增收的具體行動,旨在發揮全省農技協組織體系優勢,引導和激發農村科技工作者和農技協會員敢為人先立潮頭、攻堅克難補短板、積極投身創新創業、服務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能,為全省“強富美高”新農村建設做出新貢獻。
馮少東講話
馮少東代表省科協對首期培訓班的順利開班表示祝賀,肯定了省農技協成立以來積極同相關部門、單位和科技社團一道,有效開展工作,通過“三化四服務”服務模式,在促進農技協組織建設、農村科普和農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方面取得的成效。他強調,要以農技協組織建設來服務“三農”,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到今年年底,確保構建省、市、縣(區、市)、鎮(街)農技協組織體系,通過培訓幫助基層建立一批無人機植保專業農技協。要以農村科學普及來服務“三農”,全面實施好農民科學素質行動,多層次培養各類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積極推進農村科普與科技服務信息化,提高江蘇“科普云”、科普農服通等科普信息化服務系統的村鎮覆蓋率,建設并用好“江蘇農產品館”惠農創業平臺。依靠廣大科技工作者,依托鄉鎮農技協聯合會、基層農技協、農村科普示范基地、農技專家服務團基層隊伍和各級科普組織,助力科技扶貧工程。要以促進創新創業來服務“三農”,以無人機植保創業培訓為契機,鼓勵引導農技協組織與地方各類產業園區進行合作,聯合建立農村創新創業服務基地,組建農村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大力培育和發展與農村經濟轉型升級需求要求相適應的專業農技協。實施好“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和“萬名科技專家興農富民工程”,培育“雙創型”農技協、農村科普示范基地和農村科普帶頭人。進一步推動“銀會合作”,為農村科技創業提供融資保障。
徐向明講話
徐向明指出,無人機植保是針對傳統農作物植保業轉型、土地流轉規模化經營、轉變繁重勞作模式的大勢所趨,舉辦無人機植保創業培訓,有利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于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有利于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通過培訓,學員可以創辦專業型基層農技協、組成服務隊、受聘于專業性公司等形式開展創業或再創業,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美麗鄉村、帶領廣大農民增收致富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觀省農技協無人機創新創業示范基地
活動中,省農技協創新創業示范基地--蘇州綠農航空植保科技有限公司介紹了基地建設情況,學員代表、無人機植保創業代表、教練員代表分別發言,現場展示了無人機植保手動與電腦自動化作業表演,無人機展廳與信息化模擬場所供大家參觀。該培訓今年將每月舉辦1~2期,每期歷時2周、培訓20~30人,課程涉及無人機植保理論、自動化、技術、操作以及創業、電商等方面,培訓結束后各級農技協還將及時跟蹤學員的創業進展,鼓勵學員盡早成立無人機植保專業農技協或服務隊,并提供針對性的指導與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