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無人機“瀟灑走秀”到百余項新農技“爭芳斗艷”)
農博會上,無人機噴灑技術、高光效水稻種植、玉米單倍體規?;N技術、營養保健型功能蔬菜等現代農業元素紛紛亮相,引來無數目光。
科技,如何助力吉林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記者在省農科院的展位前得到了答案。
玉米、水稻、大豆、油料作物、雜糧雜豆等農作物新品種的研發,為我省農民提供優質、高產的根本保障。為了讓農民更直觀的感受到新品種的優質、高產,農科院不僅陳列了實物,同時將一部分品種做成食物,供農民品嘗。
抗寒梨、抗寒李、四季草莓等果樹新品種吸引了不少果農。“這個新品種晚金玉,我早就聽說過了,一直不知道口感怎么樣?”農民李剛說,這次農博會真是不虛此行,了解和品嘗了很多新品種。為了讓參觀者更直觀地感受中國草原紅牛、松遼黑豬、吉林蘆花雞等省農科院的畜牧新品種,工作人員特別找來廚師,將其熏醬或是紅燒,供參觀游客品嘗。
農博會上,我省現代農業的新技術爭芳斗艷。秸稈肥料化利用、飼料化利用、燃料化利用、基料化技術利用等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受到人們關注,為我省解決秸稈焚燒問題,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玉米的豐產高效技術、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玉米螟生物防治技術、昆蟲病原線蟲防治地下害蟲等技術,受到種糧大戶和合作社的關注。
“現在種田,不講究科學就很難豐收,我們這次組團來農博會,就是想來看看這些新技術。”農安的糧豐農民合作社負責人王林說。
農博會上,新科技林林總總目不暇接,發揮了農業科技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據了解,近些年有110多類6700多個國內外農業新品種、130多項農業新技術、新模式及各類農業先進設施設備在農博會上進行展示,并逐步得到推廣應用。其中,農作物良種推廣范圍遍布東北和華北地區,面積達1.2億多畝,畜禽良種推廣至東北、山西等地。30多項技術模式裝備不僅在省內大規模應用,部分還推廣至福建、四川、廣東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