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飛提供的資料顯示,在農業植保機飛行課程首批畢業的53名學員中,有26名“90”后,12名“85”后;80%的學員為大專以上學歷。
事實上,90后對慧飛培訓的熱情超出大疆期待。他們精明的頭腦很快就算出來,農業植保機是個“能做”的生意;而操作一臺無人機的炫酷感受,讓農業不再那么“乏味”;大批出身鄉村的90后是如此的熱愛家鄉又充滿拼勁,只要給他們一個在農村勤勞致富的機會,他們就愿意將青春賭上,背著機器沖向大江南北,做一個中國最好的高科技農民。

慧飛培訓合照
為了更好地服務90后,慧飛對課程設計進行了專門設計。“我們在課程中增加了農業常識課程比例,特別是植保作業常識,從作物長什么樣、容易爆發什么病,生什么蟲講起,幫他們快速補充農業經驗。”徐華濱說,“上課形式也靈活生動,不拘泥于課本,以實踐為主,在實際操作中鍛煉學員。”
現在,常旭平已經從慧飛畢業,正在家中整理行裝。他已經和同學聯系好,明年新疆農忙季節開始時,就從學校再次請假,直奔新疆大展拳腳。
【行業應用無人機的金礦,和第一批淘金者】
顏旭東是畢業生中罕見的“高齡”學員。在班級里,大家都喊他“東哥”。他在長安汽車做運營管理,足足做了20年;慧飛畢業之后,他辭去了國企工作,帶著3個90后小同學干起了植保隊。

顏旭東
顏旭東5歲的女兒對父親成為一個農民這件事,并不是很滿意,因為她覺得農民總是有點土的;太太也給他提了要求:可以去闖,但房子按揭、養車養娃,一樣都不能少。
顏旭東感到“鴨梨山大”。他在心里反復算賬,目前植保施工中,普通的市場價格是每畝收費10-20元;如果每天能噴灑300畝,則單日收入至少可以達到3000元。在植保旺季,一個月可以作業20天。也就是說,1月即可以回收機器成本。算過了幾天之后,他橫下心,決定闖一把。
“我已經38歲了,再過幾年就四十往上了,怕闖不動了。”顏旭東說,“現在我的經驗、能力和資金都很成熟,植保是個巨大藍海市場,機會到來了一定要抓住。”

飛手操控大疆MG-1在田間作業
他與3位小兄弟合伙購買了一臺大疆MG-1,團隊里一人擔任飛手,一人負責輔助作業,兩人負責協調后勤。依照最初的設想,他們可以每天施藥300到400畝;但實際上,到目前為止,由于技術尚不嫻熟,他們每天最多也只能完成200來畝地的工作。

飛手操控大疆MG-1在田間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