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多款無人機 “試水”)

資料圖:美國RQ-4A“全球鷹”GLOBAL HAWK無人偵察機
原標題:美多款無人機“試水”
美國軍方在軍事行動中使用無人飛機已成趨勢,而近期多款運用最新技術、可作軍用的無人水中航行器在美國開展試驗,顯示美軍對“水下無人機”的研發力度也在加大。
軍事專家解讀,美國正在構建涵蓋陸、海、空的“無人化作戰體系”,以爭取在未來戰爭中領先一步,而水下無人航行器的部署重點很可能是在亞太地區。
由美國波音公司研發的“回音航行者”號無人水下航行器將于今年秋季在加利福尼亞州附近海域開展海中試驗。波音公司多年來致力于研發可軍用的水中無人設備。美軍與波音等多家企業合作研發水中無人設備,如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遠程控制魚雷捕獲系統,以及由萊多斯公司制造、今年7月底完成首輪海上試驗的“海洋獵手”號無人反潛艦。
中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室教授韓旭東認為,相比傳統艦艇,無人航行器體積小,卻能容納更多裝備,隱蔽性也更強,因而在水中的生存能力和對水下戰場環境的感知能力更強。
《洛杉磯時報》評析,把無人系統納入作戰體系,是美國“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領先對手一步的更廣大戰略的一部分,正如五角大樓20世紀90年代對于制導武器的重視。”
韓旭東認為,冷戰結束后,美國其實找不到所謂的作戰對象,武器發展更多是作為未來戰爭的技術儲備,“趨向于針對軍事強國的威懾和博弈”。他認為,美國把中、俄視為“對手”,更多在于“美國自身戰略重心轉向亞太地區,想要掌握對這一地區的主導權”。他說,“未來不排除美國無人潛艇等先進水下無人設備出現在西太平洋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