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女機長”聊林業無人機)
訓練場上的賈茜
無人機的發展全世界都有目共睹。在大眾眼里,無人機是一個高科技玩具,抑或一個能帶來獨特視角的影視工具,但在行業用戶眼里,無人機卻是一個極有可能解放專業人員的生產工具。如何讓無人機服務于林業,是一片正待開發的處女地。
據了解,目前,我國不少地方都在探索如何將無人機應用于森林防火、森林病蟲害監測和森林調查等領域。假如無人機能成功應用到這些領域,甚至更多領域的話,無人機理所當然會成為一項革命性的生產工具。
今天,我們請國家林業局西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的無人機探索者賈茜為我們揭開無人機的神秘面紗。這位“80后”美女在1個月前剛剛參加了騰云航空第12期無人機機長培訓班,并經過近1個月的魔鬼式訓練,順利通過了國家民航局組織的無人機駕駛考試。
7月19日,賈茜走下飛機,一踏上深圳的土地,便感受到與古都西安完全不同的氣候,以及隱隱約約躁動的活力。
她年輕靚麗,長發披肩,朝氣蓬勃。然而要說這位美女姑娘長期穿山越嶺,工作在森林資源調查與林業保護監測一線,估計很多行業外人士會大跌眼鏡。長久以來,賈茜和同事們用雙腳丈量祖國西北的林海大漠,披荊斬棘調查壯美山河的森林生態資源。無人機能否突破林業工作中遇到的效率瓶頸,是賈茜和同事們以及全國林業工作者共同關心的問題。
在親手駕馭無人機后,賈茜有怎樣的發現與感想呢?近日,她接受了《中國綠色時報》記者的采訪。
記者:首先恭喜你順利通過了無人機駕駛員考試。你可真是難得的智慧與美貌并存的美女學員和女神飛手。那么,你是怎么想到要學習無人機駕駛的呢?
賈茜:林業領域很早就有人在探索利用無人機、遠程監控、紅外設備等高科技手段輔助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資源調查工作,并構建了一套比較具有實用價值的現代化林業信息管理體系。國家林業局作為國家首批物聯網應用示范部委之一,也希望能夠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高科技手段輔助日常工作,降低森林資源監測和荒漠化監測的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有效避免調查質量的人為影響因素,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果質量。
記者:在這次培訓之前你就曾接觸過無人機嗎?
賈茜:我買的第一臺無人機是精靈2,與平常我們在軍事頻道看到的相比,覺得它更像是玩具。
記者:這樣啊。那你的工作對無人機有什么具體的期待呢?
賈茜:先講講我們的工作內容吧。我們單位的全稱是國家林業局西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承擔著陜西、甘肅、新疆、青海、寧夏、山西、四川、重慶八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森林資源監測、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等工作任務。監測區域面積達381.33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的39.7%。我們經常要深入西北的林海大漠調查最新的森林資源數據。
記者:是否可以理解為,你們需要獲取當前的資源數據,從而為后面的各環節的工作提供依據?那一般都要監測什么呢?
賈茜:用我們的森林資源二類調查為例,我們要對調查單位的森林資源進行合理的區劃,并對區劃范圍內的林分因子進行調查。比如地類、面積、郁閉度、覆蓋度、林種、優勢樹種、平均樹高、平均胸徑等因子進行調查,甚至要對樣圓、樣方等樣地進行實測。調查的成果將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資源檔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額,進行林業工程規劃設計和森林資源管理的基礎,也是制定區域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和林業發展規劃,實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和森林資源資產化管理,指導和規范森林科學經營的重要依據。那是一個相當龐大且重要的工作體系,工作量很大。
記者:這些詳細的數據以前是怎么獲得的呢?需要一片片林子實地調查嗎?
賈茜:我們目前的常用手段是借助衛星遙感影像或者航片,先對調查范圍進行小班區劃、判讀,然后深入樣圓、樣方等樣地進行實測調查。我們的工作人員經常要深入西北的各個林區,攀登秦嶺高峰、踏查新疆腹地、進駐內蒙荒原……而且一干就是很久。成本高、效率低,并且很難控制人為影響因素造成的質量問題。
賈茜:之前我們用遙感影像來輔助調查,但是這種衛星影像本身能夠獲取的信息并不多,很多林分因子沒有辦法通過影像判讀出來,不能完全取代人工調查。而且,遙感影像也有很多局限性。一直以來我們也在尋找能夠提高工作效率的技術。
記者:所以你去了深圳——“無人機之都”。
賈茜:我去深圳的首要目的就是考察和了解無人機的發展,以及其在林業行業應用的可能性。第二,是要讓我們的飛行合法,考一個AOPA無人機機長,有備無患。其實,從去年開始,無人機在測繪、植保和電力巡線等領域已經開始初步應用并且發展十分迅速。而我們林業領域還處在探索起步階段。
記者:那么在國內的林業工作中,有沒有比較成熟的應用案例呢?
賈茜:現在應用比較好的應該是森林防火。我們已經有地方建立了一套空中無人機火情瞭望、巡護、偵查,地面視頻監測精準定位,草叢深處及主要出口人員檢查的3D林業管理體系,可以有效做到預警智能化、防范科學化、處置專業化的防火指揮管控。當然,我們林業系統也有自己的航空護林隊伍,會定期使用直升機進行護林監測。但無論從成本還是操縱的便利方面,都沒有無人機具有優勢。
記者:林業工作大部分都在野外,在山區。你認為能夠滿足林業工作需求的無人機需要具備哪些性能?森林調查工作對無人機有哪些具體要求?
賈茜:不管是森林調查、森林防火還是森林病蟲害監測,最重要的要求就是續航時間,因為林區幅員實在太遼闊了,保證不了足夠的續航時間就根本沒有辦法完成作業。其次是避障。我們需要無人機最好能穿梭于林間飛行,以便監測林冠以下的森林資源。再者,也是真正能夠解決我們實際問題的,那就是最好為我們量身打造一些滿足我們行業工作需求的功能,比如用于森林調查的無人機,可搭載遙感攝影系統、傾斜攝影設備、高清傳感器、激光雷達等高科技設備,最好能夠實現3D建模、經緯測量、物種識別、精準測量等等功能,以滿足我們資料調查的具體要求。當然,便攜也是我們很喜歡和需要的。
記者:那么,現在有沒有比較適合林業工作的無人機?
賈茜:雖然各個無人機品牌也在做行業機、定制機的宣傳推廣,但市面上真正完全符合林業行業需求的產品還需進一步發展。相信很快會出現針對林業行業定制的無人機。例如,要知曉不同植被分布狀況、生長狀況、森林資源的林分因子,便可以通過搭載相應傳感器的無人機,用傾斜攝影等手段獲取地理信息,再利用相關的軟件進行分析和提取數據,從而達到節省人工、提高效率的目的。對于無人機的前景,我是很看好的。
記者:訓練很辛苦吧?在深圳最熱的時候去學習真的是很拼啊!
賈茜:訓練的過程如赴戰場一樣悲壯。近一個月的學習訓練,我們每天早出晚歸,加練時6點鐘起床,天黑了還在練飛“UFO”一樣的S1000,晚上11點了還在學習理論知識,默背上千題的題庫,看筆記看到凌晨一兩點。雖然每天都很累,曬得像炭一樣,但依然累并快樂著。特別是,我很高興在那里認識了一幫志同道合、并肩戰斗的朋友,希望我們畢業了也能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勇敢的美女賈茜讓我們對神秘而又“高大上”的無人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們相信,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林業工作者的勇敢探索,無人機的應用必將為林業行業帶來革命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