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Lily無人機兩度跳票 到底何時才能上市?)
經歷了一年多的等待,那些參與了Lily Camera無人機眾籌的朋友們,今天又收到了來自Lily“深感抱歉”的郵件,沒錯,曾經一夜爆紅的硅谷創業明星,又跳票了。
聚光燈下
2013年9月,剛剛從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畢業的兩個學生Antoine Balaresque和Henry Bradlow像年輕時的喬布斯一樣,在車庫里成立了Lily Robotics無人機公司。他們當時對自己公司的愿景就是,做出一個“飛行的相機”,不用復雜的操作技巧就能在空中為人們照相。
這份“沒錢的激情”很符合硅谷的創業精神,2014年春天,Lily拉倒了一筆可觀的投資,投資人是紐約潛力股風頭大牛Shana Fisher。緊接著,在2015年5月,Lily無人機炫酷的演示視頻刷爆了各個社交網絡,瞬間這個初創公司帶著他們的第一款還沒正式量產的產品Lily Camera站在了聚光燈下,成為了當時各大媒體的頭條。
這個外觀呆萌的小玩意,在多旋翼無人機開始同質化的當口,用與眾不同得到了大量硬件創業者和玩家的青睞。
Lily Camera把很多用戶夢寐以求的功能都加進去了。
在Lily剛剛爆紅的時候,業界人士如此評論。的確,便攜、防水、拋飛、跟拍,把這些都融合到一個小型無人機上,這在當時是眾多無人機廠商不能想象的事情。
飽受質疑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Lily到底算不算一顆“秀木”暫且不提,但是其一夜爆紅,不但迎來了眾多玩家的期待,也引來了業內人士的非議。在Lily無人機刷爆朋友圈之后,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無人機產業從業者的質疑。
當時有業界人士表示:
想快速量產的可能性很低,這個機器有幾個硬傷:
拋飛穩定性不能保證,拋不好很容易掉。
宣傳視頻中的降落到手掌基本不可能實現,因為他們使用的所謂攝像頭定位降落,只要出現一點誤差,槳就會傷到人。
Lily采用的仍是GPS跟隨,即飛行器上和操控者手上都會有一個GPS模塊,均能獲得GPS數據,但跟隨不等于跟拍,即便飛行器跟住了,也不能保證操控者始終在鏡頭內。
另外,沒有云臺的攝像頭拍出來的東西穩定性會有多差誰也不知道。
此類的評論還有許多,總之業內人士對Lily的爆紅并不買帳,反而對其產品的安全性、技術可行性產生了質疑。
兩次跳票
在那些業內人士的預測中,Lily的跳票似乎是在情理之中。
果不其然,去年12月份,原本在半年前還狂拽炫酷屌炸天的Lily無人機,向眾籌用戶發送郵件,確認跳票,其原定的發貨日期在2016年2月,而這一次,Lily的借口是:
為了完成部分的軟件優化、硬件提升一級測試工作。
隨后把時間推遲到了2016年夏季,但卻沒給出一個具體的發貨時間。
轉眼間,2016年夏季已過,Lily卻遲遲沒有發貨??赡苁羌庇诓荒芟窭狭_一樣對夏天重新定義,無奈之下,今天對用戶發了第二篇抱歉郵件,好像一個沒寫作業的學生跟老師說“作業忘帶了”一樣,對用戶抱歉的聲明,由于硬件等這樣那樣的問題,不得不把時間再度推遲。
這次Lily給出了一個具體的時間——今年12月到明年1月之間發貨。
走下神壇
無人機的發展比想象中的要快,就在Lily默默研發的這一年多時間,無人機市場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無人機方向和垂直領域都開始明晰,并且,隨著人工智能概念的興起,無人機開始逐漸向“飛行機器人”概念靠攏,Lily如果還是一年多以前的開發策略定是要落后的。
一個業內人士告訴雷鋒網:現在深圳已經有個無人機廠商做出類似Lily的產品了,所有的功能都可以穩定實現,并且可以進行量產,相信很快就可以推出了。
具體是哪一家,這位業內人士并沒有透露,但是他表示,這家企業正在融資,已經有機構對他們進行盡調了。
如此看來,就算Lily Camera履行了諾言,在今年年底完成發貨,但是想進入中國市場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你知道Jibo機器人么?這個機器人就是頻繁的出現跳票,導致現在中國市場涌現了無數類似的機器人,國產的這些機器人已經滿大街開始賣了,成本低定價低,競爭十分激烈,到時候Jibo就算進入中國市場,也注定會失敗了。Lily和Jibo是一個道理。
確實,目前國內出現了一批跟Lily稱得上競爭對手的無人機,零度智控的Dobby、零零無限的Hover Camera其中前者都已經開始出貨很長時間了,而Lily還在襁褓之中,能否落地還是個未知數。
在這一年中,Lily從一個創業明星逐漸的消失在人們的視野里,已經走下了神壇。
成敗一戰
在這一年里,跟Lily同期的創業明星Zano無人機宣布倒閉了,這個創造了Kickstarter歐洲籌款記錄的無人機品牌在2014年11月成功籌了約360萬美元,宣稱要在半年內生產15363臺產品。而到2015年10月,公司僅向預定用戶發出了600臺,向KS支持者發出了4臺,而且所有無人機都缺少當時宣傳中提及的關鍵功能。12月,Zano正式進行破產清算,支持者的錢基本沒有返還的可能。
在當時的一篇關于Zano破產的報告中指出,Zano最嚴重的錯誤就是亂立Flag,到最后沒能準備好就囫圇給用戶發貨。
Lily現在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目前看來,Lily還沒有準備好,所以他們選擇了二次跳票。但是待到冬天他們承諾發貨的日期,如果Lily還沒有準備好呢?會不會像Zano一樣先發一堆功能不全的貨?這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如果真的走到那一境地,Lily真的就萬劫不復了。反之,為了品質,Lily如果三次跳票,面對如此快速更迭的無人機市場,也很難有Lily的容身之地了。
總之,今年冬天對Lily來說,是關鍵一戰,是失敗還是重生,冬天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