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的北京,風清氣爽,舒適宜人。9月1日至2日,來自北京、陜西、遼寧、湖北、廣東、江蘇等地的40余家無人機領域科研院所、知名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及技術專家,共聚北京,參加由國際無人機系統標準化協會(International UAS Standardization Association,縮寫UASA)舉辦的“無人機系統標準及適航培訓班”。
多位參加培訓的企業代表表示,本次培訓的授課內容使他們對無人機系統適航性及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對無人機適航性系統適航性法規形成了系統化的認識,同時對標準化理念和無人機系統標準體系的發展規劃獲得了更深刻的理解。

緊貼無人機領域發展重點 精心策劃培訓主題
當前,民用無人機系統的監管規則和標準體系正在加速建立完善。
從政府監管的角度來看,即將頒布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適航管理要求(暫行)》和《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特殊適航證頒發和管理程序》將從無人機系統設計、生產、使用等環節對其適航性提出要求,無人機系統領域的科研院所、設計制造企業,熱切希望對無人機系統的適航性及適航性法規在全世界范圍內的發展現狀具備較為充分的了解。
從行業規范發展的角度看,隨著《民用多旋翼無人機系統通用要求》和《民用多旋翼無人機系統安全要求》等19項由國際無人機系統標準化協會(籌)共同發起編制的無人機系統團體標準即將進入最終審議階段,我國的無人機系統團體標準體系將初步建立,無人機市場競爭的參與者,特別是小微創業團隊,有必要對標準化理念和未來的無人機系統標準體系形成較為成熟的認識。
為此,國際無人機系統標準化協會精心策劃舉辦了“無人機系統標準及適航培訓班”,邀請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從事適航性、標準化領域的資深專家,對培訓班學員進行系統化的講授。

系統化培訓全球民航管理機構無人機適航法規
9月1日,中國航空綜合技術研究所適航性與安全性技術研究室資深專家王春生高級工程師重點講授了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無人航空器系統規章制定聯合局(JARUS)、歐洲民用航空設備組織(EUROCAE)、北約(NATO)、英國民用航空器局(UK CAA)、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美國材料標準協會(ASTM)和中國民用航空局(CAAC)等全世界各主要民用航空管理機構和組織的適航管理政策思路、法規條款。
王春生高級工程師介紹,適航管理規則是基于工業技術水平和實踐經驗教訓總結而成的。大陸法系國家的適航法規以工業技術水平為基礎的特點較為明顯,而在英美等海洋法系國家和地區,通常是由事故案例形成法案。理解并運用好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適航法規差異及根源,也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和適應國內適航監管制度發展。
多位參加培訓的企業代表表示,這是從業以來,第一次能夠系統地學習了解全世界的適航管理法規體系,受益匪淺,相信對完成國外客戶的定制化訂單,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都會很有幫助。
從湖北武漢專程赴京參加本次培訓的易瓦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羅偉先生,對培訓的內容安排表示贊賞。羅偉表示,易瓦特已在意大利建立了“海外根據地”,對深入了解國外無人機系統適航管理的政策法規頗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