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空周刊》網站2016年9月5日刊文稱,在第9次也是最后一次飛行2年后,波音“鬼眼”氫動力長航時無人機退出歷史舞臺,成為空軍飛行試驗博物館中的展覽品。
波音“鬼眼”無人機圓形的機身內布置有低溫液氫儲箱,
圖中它正被拖車拉著穿過加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干湖床,朝著空軍飛行博物館前進。
“鬼眼”是波音研制的氫動力縮比驗證機,設計留空時間為4天,載荷204千克。但是從2014年最后一次飛行后至今,該機沒有獲得一個客戶的訂單,最終被捐贈給了博物館。該機共完成了34小時飛行試驗。
“鬼眼”無人機由波音鬼怪工場研制,目的是為能夠攜帶907千克載荷、在19812米高空停留10天的全尺寸飛機驗證相關技術。翼展45米的“鬼眼”于2012年6月在NASA阿姆斯特朗飛行研究中心首飛。“鬼眼”在飛行測試中的最長航時記錄為9小時,高度記錄為16154米。
“鬼眼”只是液氫動力“偽衛星”無人機中的一個,這類無人機主要用于持久的情報搜集。航空環境公司在2010年試飛了“全球觀察者”無人機,但是這個混合電推進無人機在2011年4月第9次飛行中墜毀,其第二架原型機目前還未完工。
極光飛行科學公司研制的“獵戶座”開始瞄準的是液氫動力的高空長航時偵察機,與“鬼眼”同樣采用由福特卡車動力系統改裝而來的發動機,但最終變成了中空長航時飛機。“獵戶座”曾在2014年創造了80小時的航時記錄,但目前也沒有收到客戶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