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內無人機泛濫成災 攔截系統需求迫切)
目前,消費級無人機在國內市場的發展速度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它正以爆炸式的速度前進。隨著無人機的迅猛發展,其危害也日趨顯著,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缺乏監管的黑飛行員數以萬計。據《中國無人機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底我國獲得無人機駕駛執照人員僅有1249名,而國內生產無人機的企業數量目前已超過400家。官方保守估計,國內無人機2015年產值在36億至40億元之間。由此可見,持照無人機飛行員與目前無人機數量已嚴重失衡。
二是爆發式增長帶來的監管盲區。由于民用無人機與航模之間界限相對模糊,銷售方面監管較弱,廣大民眾未充分意識到其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給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機。自去年以來,關于無人機危害的相關報道屢見各大媒體。
當無人機在禁飛區域附近盤旋飛行時,無人知道它是在瞄準拍攝、監視還是伺機進行恐怖活動或者還有什么其他目的,對無人機的管制已成為當下安防行業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刻不容緩。
一般情況下,國內外對無人機的管制方法為直接將其擊落,告上法庭。但此舉已無法適應無人機當下的發展態勢,國內外許多企業已經開始尋求更有效、更便捷、更安全、更可靠的管制無人機方法,并已取得明顯成效。在研發成果上,國內企業堪與國外相媲美。如江蘇銳盾警用裝備制造有限公司已成功研制出一款型號為RD-LJXT-01的無人機攔截系統,其穩定性、可靠性、安全型等方面已達世界領先水平。
無人機攔截系統主要是通過遠距離瞬間切斷無人機和遙控者之間的聯系及所有圖傳信號,對無人機進行迫降或者返航。通過無人機攔截系統對飛行狀態下的無人機進行管制,可實現特定區域內的安全保障,例如:對軍事管理區、國家戰略資源項目、核工業設施、機場、監獄等國內禁飛區域的防護;對重大刑事案件現場、重要安保場所、政要隨行保護、大型演出的彩排、考古挖掘現場、大型群體事件等現場信息泄露的防護;打擊利用無人機進行運/販毒、走私違法物品或信息傳遞等犯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