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利用無人機打擊捕鳥偷獵 方圓五公里盡收眼底)
無人機在保護區“上崗”,“天羅地網”撒向偷獵者。
站在旅順口區老鐵山山梁遠望,天地間秋意漸起,大批候鳥開始翩然向南。突然間,兩架無人機嗖的從地面拔起、直插空中,攝像設備緊盯下方山林,觀察有無不法分子架網偷獵鳥類。9月13日起,無人機在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上崗”,“天羅地網”撒向偷獵者,這是我市環保系統首次使用無人機參與執法行動。
比科技含量,無人機賽過腳底板
據悉,遼寧蛇島老鐵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東北亞大陸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每年途經老鐵山遷徙的鳥類上千萬只。9月13日,今年愛鳥護鳥專項行動啟動。“市環境保護局今年通過財政采購的方式,購買無人機用于開展環境執法,特別在今秋老鐵山愛鳥護鳥專項行動中,調撥兩架無人機用于對捕鳥偷獵網地開展巡護,保護區愛鳥護鳥專項行動如虎添翼。”該保護區管理局局長龐濱昨天說。
9月13日上午,記者隨著環保執法人員、護鳥隊員趕到旅順口區鐵山街道,由對莊溝村進入保護區核心區。受經濟利益驅動,有個別偷獵者上山架網,對過境候鳥下手。“以往候鳥遷徙期,我們主要靠腳底板,從山腳爬到山頂,逐片山林查找有沒有人下了偷獵網具,發現后立即拆除。”護鳥隊員介紹。
前些年秋天每天上午要巡查四五個山包,有時爬了半天山,沒有找到一處網具,經常撲空。今年可是鳥槍換炮了,有了無人機這種科技手段植入環保執法,護鳥隊員表示,這將提高打擊偷獵行動的準確性,從科技含量看,無人機賽過腳底板。
5平方公里景物盡在眼底
伴隨著起落架升起,兩架無人機騰空,飛向山林。操縱手通過手機屏幕看到無人機傳回的實時畫面,無人機飛上山梁、盤旋觀察。操縱手說,該型號無人機時速60~70公里、抗5級風、飛行距離2500米,連續飛行15分鐘后需要更換電池。無人機飛行高度不得超過500米,老鐵山一帶最高山梁海拔465米,滿足飛行要求。在500米高度,老鐵山大約5平方公里景物盡在眼底。
龐濱說,無人機能實現快速定位、偵查、違法行為取證、鎖定追蹤等,同時可以與對講機、互聯網、衛星通信等通信手段相配合。為打擊懲處偷獵行為、核心區封閉管理提供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持。同時,無人機技術可縮減成本支出,彌補現階段鳥類保護中人員、車輛短板。除操縱手可看到實時畫面外,還可向保護區管理局監控平臺傳輸實時動態。
目前,該保護區管理局已利用無人機、監控系統等技術手段開展日常巡護,建有數字化管理平臺,在保護區重點區域設置了共計24個監控攝像頭,對重點偷獵網地實行全天24小時監控。無人機巡查、地面人員巡護,如此就擴大了巡護范圍、清除巡護死角、縮短巡護周期,提升行動準確性和時效性,可以震懾不法分子,有力打擊偷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