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無人機產業穩健高飛 消費級無人機走向細分化)
“呼之欲出。”9月20日,在2016中國國際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大會暨展覽上,上海優偉斯智能系統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李生飛用這個詞來形容當下我國無人機產業的發展。在他看來,無人機越來越多的用途被挖掘出來,資本紛紛涌入,整個產業充滿生機。
在此次展覽上,眾多企業攜帶自己的新品亮相:上海優偉斯智能系統有限公司的水陸兩用無人機可以在陸地和水面起飛和著陸,能像船一樣停在水面上,可用于海岸巡查、內河湖泊監測;成都縱橫大鵬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的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能夠在山區、丘陵等復雜地形區和建筑物密集區作業;北京中航智科技有限公司的TD220共軸雙旋翼無人直升機,能實現從起飛、懸停、降落等所有飛行狀態全自主化……
消費級無人機走向細分化
在展覽現場,大疆無人機展區人氣頗高。他們的經緯M600無人機定位于專業影視航拍,可掛載各類微單、單反等,就像鏡頭拿在手里一樣。“悟”系列無人機能夠實現一鍵起飛,免除起飛不穩的困擾,相機和飛控參數也可以通過移動設備來控制。
在消費級無人機領域,雖然有大疆這樣的領軍企業,但其他企業依然不畏競爭,尋求差異化的發展路徑。在湖南基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展臺前,一款小巧可愛的白色無人機吸引了很多人駐足詢價。“這款無人機主打自拍功能。我們通過聚焦在某些細分領域,以高性價比贏得競爭優勢。”基石信息工作人員劉凱說,借助不斷的技術創新和高性價比優勢,他們不僅得到國內市場的認可,還接到了來自墨西哥、中東、非洲等國家和地區的訂單。
今年以來,不少消費級無人機廠商紛紛將迷你型無人機作為主推產品。業內人士分析,這是為了避免和大企業直面競爭,找到差異化方向以謀求生存和發展,畢竟大疆在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份額達到了70%。
據專業機構預測,預計到2025年,我國消費級無人機市場規模約為300億元。目前,美國依然是無人機消費第一大國,占比達到35%,歐洲以30%緊隨其后,中國的本土營業額則占到全球的15%。國內的消費級無人機市場還未完全打開。“當前,消費級無人機的產業發展態勢雖然很好,但大眾的消費觀需要一定時間的培養。”劉凱說。
工業級無人機仍是“藍海”
“消費級無人機的客戶群比工業級要多,但工業級無人機所能完成的任務是消費級無法達到的。”北京云漢通航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師陳杰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工業級無人機要求高度集成化、高度自動化、高穩定性,各個系統間融合性要很好。目前我國工業級無人機企業大多停留在系統集成階段,較少有從飛控系統到機體等一體化、全鏈條研發生產的企業。
“今年以來,我們的無人機產品已經賣了180套,今年預計銷售250套,明年的銷售肯定還會大幅增長。”成都縱橫大鵬無人機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經理吳志遠認為,產品之所以暢銷,正是因為他們在研發、生產、銷售、培訓上的全鏈條自主化,即便是核心的飛控系統也是自主研發的,因此能控制成本,提高產品性價比。“同時,我們的產品也是‘傻瓜式’操作設計,讓客戶既用得起又用得好。”吳志遠說。
吳志遠認為,消費級無人機基本是一片紅海了,但工業級無人機目前還是藍海,因為除了應用比較成熟的測繪、電力巡線等領域,路政、治安反恐、物流等很多領域還沒有特別好的解決方案,人們在這些領域還處于觀望狀態。相關行業也有自己的規矩和門檻,對無人機的接受程度還不是很高。“這既是挑戰,也是推動工業級無人機產業快速發展的動力。”吳志遠說。
專家介紹,目前工業級無人機主要應用于測繪、石油、電力、林業、海洋、勘探等領域,同時在緝毒緝私、邊境巡邏、治安反恐、救災搶險等方面也實現了突破,拓展了應用。受技術能力、生產規模、專業人才、銷售渠道等因素制約,我國工業級無人機產業現在仍處在起步階段,但其發展前景不容小覷,是一塊潛在的“蛋糕”。
避免低端同質化競爭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洛陽電光設備研究所項目經理李曉炫給出了一組數據,也許能很好地折射無人機產業的發展勢頭:“我們用于無人機的光電吊艙銷量這幾年每年以30%至50%的速度在增長。”預計到2020年,中國無人機年銷量將達到29萬架,未來幾年將保持50%以上的增長。
“目前,我國無人機產業領域出現了同質化競爭的苗頭,還有山寨、跟風、抄襲的現象。”吳志遠說,有一些廠商沒有研究過飛行動力學、機械、控制、軟件等,也一頭扎進這個行業,沒有經過行業的積累,沒有經過大量的試錯和穩固的技術支撐,制造出來的東西就很難保證質量。“尤其是工業級無人機,更是相當于航空工業的一個縮影,技術門檻很高,沒有技術積累是不行的。”吳志遠說。
西安君暉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張闊告訴記者:“無人機產業總體上呈現上升趨勢,參展商也越來越多,說明大家都非??春眠@個行業,同時也意味著競爭會加劇。我們相信,只要堅持不斷創新,就一定可以在這個行業立足。”
當然,無人機行業的飛速發展也需要監管同步跟進。中國航空學會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專委會總干事、國家空管法規標準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浩建議:“目前我國無人機行業迅猛發展,但是監管方面卻面臨著重大挑戰。我國在產業領域走在世界前列,沒有具體的經驗借鑒,亟須出臺相應的法規以便有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