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無人機黑飛闖禍28個航班延誤)
1—6月成都機場航班正常率89.52%,無人機等小型航空器成影響航班新因素
■天府早報記者陳俊
一直以來,航班延誤是最受人們關心的問題之一。今年7月,交通運輸部官網發布 《航班正常管理規定》細則,對航班出港延誤旅客服務、機上延誤處置、大面積航班延誤處置、旅客投訴管理等都做了具體規范。新規明確提出,不同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誤將有不同的處理規定,例如天氣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誤或取消,將由旅客自己承擔餐食和住宿費用。新規定將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造成航班延誤的原因多種多樣,除了天氣,還有機務維護、空中交通管制、突發事件等。那么,四川、成都地區的航班延誤情況具體如何?主要有哪些因素?在新規定正式實施之前,天府早報記者就此聯系采訪了相關部門。
數據統計
延誤原因 航空公司排第一
記者從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了解到,根據民航局公布的航班正常數據統計,2016年1-6月份,成都機場共放行74569班,其中正常66759班,不正常7802班,放行正常率89.52%。在旅客吞吐量千萬級以上機場放行正常率統計中,全國平均放行正常率為79.9%,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名列前三。其中,導致不正常航班的原因比重較大的為航空公司原因3612班,占比4.84%,排名第一;天氣原因3182班,占比4.26%,排名第二;軍事活動原因673班,占比0.9%,排名第三;機場原因137班,占比0.18%,排名第四;旅客原因120班,占比0.16%,排名第五。“造成航班不正常的原因通常比較復雜,如天氣原因、空中交通管制原因、機械故障原因、旅客原因等。”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天氣原因為例,即使出發地的天氣良好,但只要目的地的天氣能見度不符合標準,均會造成航班延誤。
在由航空公司導致的延誤方面,則具體包括了航班調配、機務維護、航行物資保障原因等。
影響廣泛
一場大霧 348個航班延誤
由于每架飛機的航班計劃都是預先安排好的,只要任何一趟航班出現問題,很容易引發后續航班的連鎖反應。有時候航班發生大面積、長時間延誤,正是出于這些原因。
今年4月10日清晨4時許,一場大霧籠罩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早上8:55, 機場啟動大面積航班延誤紅色預案;9:21,實行單跑道運行。直到上午10點過,雙流機場才全面恢復雙跑道運行。據統計,4月10日全天,雙流機場共延誤航班348班(包含正班和補班)。
6月29日5:55,一只斷線的風箏飛入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西跑道上空,距離道面高度僅200米,與從西跑道起飛的飛機爬升高度相近,帶來嚴重安全隱患。因風箏干擾,原計劃從成都起飛前往新加坡等地的8個航班被迫轉到東跑道起飛。西跑道也因此停用44分鐘。直到18:39,工作人員將風箏回收,西跑道才重新恢復正常運行。
值得注意
破壞凈空安全 一年多已發生6起
天府早報記者從四川省公安廳機場公安局了解到,近年來無人機、航模等小型航空器已經成為影響航班正常運行的突出因素之一。
2015年7月以來,成都雙流機場空域已發生6起因為無人機航模等升空物體破壞機場凈空安全的事件。
其中,2015年7月15日,雙流機場北端凈空1.8公里處(武侯區金花橋附近)受無人機影響,被迫將雙跑道運行模式改為單跑道運行模式,通行能力下降30%,造成嚴重的航班延誤和積壓。、
2016年8月2日,雙流機場凈空保護區內一飛行海拔高度2100米的紅色無人機破壞機場凈空環境,造成15個航班在滑行道上、13個航班在機位上等待。
■新規鏈接
天氣原因導致航班延誤將由旅客自負餐食住宿費
今年7月,交通運輸部官網發布 《航班正常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于2017年1月1日起實施。《規定》中明確表示,航班出港延誤或者取消后后,承運人或者地面服務代理人應當按照下列情形為旅客提供食宿服務:(一)由于機務維護、航班調配、機組等承運人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在始發地出港延誤或者取消,承運人應當向旅客提供餐食或者住宿等服務。(二)由于天氣、突發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檢以及旅客等非承運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發地出港延誤或者取消,承運人應當協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費用由旅客自理。(三)國內航班在經停地延誤或者取消,無論何種原因,承運人均應當向經停旅客提供餐食或者住宿服務。(四)國內航班發生備降,無論何種原因,承運人均應當向備降旅客提供餐食或者住宿服務。
《規定》還要求,發生機上延誤后,承運人應當每30分鐘向旅客通告延誤原因、預計延誤時間等航班動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