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解密 | 大疆是如何一夜之間干掉自拍無人機市場的?)
汪滔瘋了。
如果說在技術和產品層面討論大疆的創始人汪滔,用高手、天才,或者怪咖、孤冷等詞匯,都還有討論余地;那么在“商業策略”這件事上,毫無疑問,汪滔瘋了。
北京時間9月28日凌晨,大疆在紐約發布了(其實業內早已知道的)折疊無人機Mavic,中文名為御。這是大疆發布的最小的整機,也是除了精靈系列和悟系列之外大疆推出的第三套(消費級無人機的)ID。
有趣的是,與此前新品發布的重重保密不同,這次基本提前一周產品圖片已經到處都是了。
但結果仍然令人大跌眼鏡合不攏嘴。沒有人會想到大疆把一個折疊的“小機”做到比精靈4更旗艦。因為整個行業都猜錯了方向,外觀圖片的泄露已經無關緊要了。
這款售價并不便宜(¥6499)的產品,把一個已經被討論了一年的“自拍無人機市場”,一夜之間徹底犁平。
Mavic 御 無人機的折疊與展開形態,圖片來自DJI官網
“自拍無人機市場”是怎么回事?
從一年前開始,“自拍無人機”成為了高度同質化的無人機市場的新話題。這個話題讓無法在專業和準專業航拍市場上與大疆競爭的無人機廠商感到興奮。
八個月前,高通推出了適用于小型無人機的解決方案,使得敏捷開發一款性能基本達標且相對低價(成本在¥1000出頭)的無人機整機成為可能。零零無限在算法上的勇敢創新得到了資本界的認可,更為這個市場添了一把柴。
六個月前,大量已經進入小批量階段的無人機創業公司,把已開發的高于玩具級性能的產品包裝為自拍無人機進行宣傳和市場拓展。“自拍無人機市場”正式落地,可以從此時開始算。
三個月前,著名無人機廠商零度智控發布自拍機DOBBY,這是市面上迄今為止唯一一款大規模銷售的品牌自拍機。高通深度參與了這一產品的開發。事實上,更早時間零度智控的新股東雷柏,已經與高通及騰訊共同推進了另一款無人機“空影”項目。理論上“空影”與DOBBY屬于同平臺產品,但目前“空影”還未面市。
今天,“自拍無人機市場”,毫無懸念的被大疆扼殺在了萌芽之中。
對于資本市場而言,所有的估值都基于對增長的預期。沒有增長的項目估值就是零,沒有增長的市場就只剩下凈資產。
何以說汪滔瘋了?
了解了“自拍無人機”這個輿論熱點的發酵過程之后,不難理解“自拍無人機”的概念被早期的市場定義者錨定成了這個樣子:
廉價、小型、可折疊易收納、短續航、針對自拍進行優化、無云臺(數碼防抖)、面向無操作經驗的嘗鮮用戶
零度的DOBBY可以說是在這個概念下已經做到極致的產品,也是高通的示范田。這是一個默認(未經驗證的)市場規則已經生效、坐等市場走過萌芽期吃爆發期紅利的選擇。
與此同時存在的僥幸是,在高通和零度早于大疆定義市場的先手下,就算是大疆又能在這個錨定框架下做出什么花來呢?
大疆的做法是,無視這個錨定,不僅打破“自拍無人機”的定義,順手也把自己過去一年定義的市場規則也打破了。
作為一款可折疊、針對自拍場景做了優化的小型無人機,Mavic御的功能定位高于去年發布的精靈4。
用一款最新最旗艦的機型,去降維沖擊倡導“廉價”的自拍無人機市場。對手毫無勝算。
更為絕望的是,“如果御自斷經脈把精靈干死…那么說明…以精靈為競爭標的物的產品…寸草不生…”——這段引用來自某知名無人機廠商前聯合創始人。
Mavic御的發布,是大疆宣示“主權”的行動——“你們不是三天兩頭要顛覆大疆嗎?看看,這個市場還是我說了算。”
帶全套機器視覺系統、能增穩能避障,有云臺能拍4K,27分鐘續航,動力系統支持穿越競技、以及采用全球最新最先進的圖傳……的“自拍無人機”。
除了汪滔瘋了,沒有更好的解釋來描述這個商業決策:與其讓大眾為了自拍去買無人機,不如讓注定要買無人機的用戶去自拍。
應該把(航拍)無人機賣給誰?
所有關于無人機的討論,如果脫離了“利基市場”的客觀前提,都是水中望月。無人機是利基市場,這在可預見的未來是不會改變的。
在“自拍無人機市場”的討論出現前,多旋翼無人機產品唯二的出路是“生產工具”和“教育/玩具”。
從生產工具的角度來說,只有具備一定技能的“生產者”規模在增長,或者使用產品能創造的價值和收益在增長,這個生產工具的市場才有可能不斷增長。
正如上圖所示,在航拍無人機的市場中,不可能包括“不拍攝”的人群。而在“會拍攝”的人群中粗略地分出五類,可以很容易理解隨著專業度和技能要求的下降,人群規模是越來越大的。
精靈系列和悟系列的成功,是踏著影視內容創作者(自媒體、影像工作室)的規模增長,以及真人秀、電影等影視節目價格一路走高的節奏,在一片近乎荒地的藍海中開拓出來的。
在上圖中,大疆牢牢控制著金字塔前三階高端人群的絕對市場份額。
所謂“自拍無人機市場”,是繞開大疆的優勢領域,直接從金字塔底部最廣闊的人群入手,挑戰“無人機是利基市場”的定義。
在越來越多人認可自拍無人機市場確實存在時,這樣一種可能性也被認可了:無人機不僅僅是生產工具,而可以是普及到人手一臺的標準產品,無人機可以走出利基市場,成為大眾消費品。
而事實上,這種可能性從未被驗證過,從今年7月份才開始正式發售的DOBBY是第一個嘗試去驗證的案例。這雷區,零度先趟為敬了。
兩個月過去了,還沒有樣本足夠大的反饋。不僅是更多在關注自拍無人機市場的創業者,就是連高通,都還在觀望。
理想狀態當然是,在利用廉價易用的優勢占領金字塔底部市場后,逐步向上突圍,與大疆交鋒。
但離這種理想狀態還有很遠的時候,這次市場實驗可以提前寫報告了。(但對零度而言,即便沒有資本增量,為了凈資產和利潤也還要堅持下去。)
Mavic御直接把上圖金字塔的第四階吃掉了。也就吃掉了必須以價格戰求生存的金字塔最底階的市場未來。
Mavic御這款產品更兇狠的是,對精靈4的超越使得金字塔第四階往上,亦適合這款產品。
大疆不是一個用一個新產品去拓展新市場——而是用一個新產品做新的市場定義,普適地覆蓋更大規模的市場。
誰來挑戰大疆?
作為一個生產工具,一個現在或者將來用來養家吃飯的家伙,或者自己會投入至少五分之一時間在其中的設備,每年花費萬元左右的開支(包括損耗折舊、升級換代)實在是不貴。尤其是在商業航拍內容報價動輒萬元每分鐘的行情下。
但要在金字塔底階打造一個“爆款”——講真100塊的自拍桿都已經被嫌貴了,2000塊每天能拍十幾次的自拍無人機,真的有市場嗎?
在精靈4發布時,我發表了一個評論,認為精靈4是人工智能技術第一次真正落地在無人機上,可以看做iPhone4之于蘋果。
而Mavic御的發布,最恰當的類比是400D之于佳能EOS。2005年佳能在預告400D發布之前,用了“一款改變10%的單反市場份額的重磅產品”來描述。事實證明,這個甚至超過同時期更高一級產品的“入門級” 單反,給佳能增加了遠遠不止10%的市場份額。也幾乎一夜之間宣告了高端卡片相機市場的覆滅。
2005年之后,文藝女青年們出街人手一個單反,直到2011年……變成了人手一個iPhone4。
在單反的世界里,佳能400D讓尼康推出D80和D200兩款簡直是手足相殘的產品去制衡,最后結果是整個單反品類的市場迅速擴,攝影器材市場迎來了黃金般的五年。
但在無人機的世界里,還沒有哪家廠商能快速推出性能逼近大疆新品的產品。大疆不斷推出自己挑戰自己的產品,獨孤求敗。
這不完全是好事。只有當大疆真正的競爭對手出現時,無人機才有機會走出利基市場,走向大眾。
無人機大眾化的障礙并不是電池續航、也不是操控體驗;而是,一家真正能令大疆緊張、讓大疆加倍市場預算投入的挑戰者。所有的技術問題,只有在更加緊迫的競爭壓力中,才有得到解決的機會。
又及:此次發布的Mavic御,在商城里有一個不起眼的pro標識……這意味著,Mavic御這一條產品線,和精靈一樣會推出更廉價的低配版本。
而且毫無疑問的,精靈4和精靈3pro隨著Mavic御的鋪貨馬上要面臨降價。
這可能是廣大無人機創業公司真正不愿意看到的。
你看,與大疆打價格戰,才是最要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