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度:中國暗劍無人機速度或5馬赫 可將戰機遠遠甩開)
本世紀以來,中國在無人機技術領域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許多成果可以說是突破性的。也許在西方眼中,中國一直在模仿,沒有創新,完全沒注意到中國近年已經推出多款創新型號,比如:“翔龍”無人攻擊機,以及“神雕”大型無機,還有一款提及較少,但絕對不能輕視的型號:暗劍無人機。
關于暗劍無人機的信息有限,令外界猜測很多,但自2006年首次展出模型之后,一直受到目光,因為它的設計非常的前衛,或者說,設計大膽不同于以往,完全有別于其它無人機,擁有許多過人之處。
只是注意一下,即會發現氣動外形很特別,采用箭形翼身融合布局,機身部分在垂直方向上呈現出箭頭形狀的三角形,裝有鴨翼和兩具垂直斜翼,扁平的流線型機身和機翼圓滑過渡成整體升力面,進氣道位于機身前部下方,有助于提升戰機的靈活性,機體設計能夠與可伸縮前翼、常規機翼、尾翼組成適合高速和大過載機動飛行的整體布局。
這樣的設計,人們也許會想到:高機動能力與隱身性能,卻很少有人會想到:高超音速飛行,目前最為流行的技術。整個設計完全符合高超音速的氣動要求,也就是說,早在十年前,中國已經在研發高超音速無人機了。
也許有人認為,它只是一個模型,甚至只是一個設計方案,可是在網上,我們可以找到一張疑為,暗劍無人機首飛的照片。這證明中國暗劍無人機發展速度相當快,這也是讓西方國家,特別美國看不懂的地方,中國到底在高超音速技術方面取得了什么樣的成果?以及進度有多大?都成了新的問題。西方也在研究高超音速飛行,但是尚沒有與暗劍類似的設計方案,暗劍無人機完全是一個實用性的設計,而不是技術驗證機。
2015年9月的一份官方公開報道,又提及某型機交付試飛中心后的首次試驗飛行拉開序幕。從報道中,可以發現該型號為一架高超音速飛行器,否則不會特意指出“任務剖面特殊、飛行方式獨特,飛行速度和高度更是遠超試飛中心成立以來所有其他試飛機型”;報道中更提及:“從深邃的天空中大角度俯沖接近,瀟灑地完成拉平,輕盈平飄至機場跑道,整個過程猶如利劍還鞘準確瀟灑。”這就反映出該機為無人駕駛,否則飛行員無法承受這一瞬間的高過載,且該機可能采用大面積翼身融合外形,不然這個動作的完成就不好解說了。
綜上所述,該機很可能就是:暗劍無人機,只有它才能符合上述幾點。要注意的是,這個報道談及的是交付給試飛中心,也就說,它進入了技術檢收階段,已成功實現首飛,會讓人想到,很可能馬上要將服役?
如果它真如預料的那樣實現了高超音速飛行,即至少5馬赫以上的速度,則意味著,我們在多項技術上取得突破,高超音速飛行不光要求特別的氣動布局,更要求機體結構有非常強的承受力,以及耐高溫等特性,這對于我們航空材料技術水平要求可不低。
更重要的在于,它必須擁有強勁的動力,很可能有采用了國產串聯式渦輪沖壓發動機,一種非常獨特的發動機,3馬赫速度以下時,使用前面的渦輪噴氣發動機,當進入3馬赫以上時,通過可調進氣道和內涵道調節板的動作將渦輪噴氣發動機轉子部分和高速氣流隔絕開來,此時由于速度極高,不需要渦輪葉片去轉動壓縮,直接通過外涵道進入沖壓燃燒室與航空燃料混合點燃產生反向作用力推動飛行器前進。
無論暗劍無人機只是技術試驗機,還是實用型無人機,只要它能夠達到設計的要求,或者說,一旦其它升空了,那么將現有戰機統統甩開,5馬赫以上的速度絕對超出現有戰機的性能極限,對于中國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在高超音速領域,中國已經走到了別人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