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放著百萬年薪不要,他竟要賣房背債去搞無人機)
天鷹兄弟集團深圳總部的展廳內擺放了多架農用無人機。
出生農民家庭的他上不起大學,高中畢業后就背井離鄉外出打工,靠著不服輸和敢闖敢拼的精神,他從一名普通工人起步,分別做過公務員、銷售代表、職業經理人,為自己的奮斗劇代言。
但不安于現狀的他在兩年前選放棄百萬年薪的工作,投身到創業熱潮中,與一群技術大咖搞起了無人機,親自出演自己的創業大劇。
這個不安分的人叫李才圣,他是天鷹兄弟集團的創始人。他的創業之路上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天鷹兄弟集團創始人李才圣。
看準時機,棄高薪投身創業大潮
雖然天鷹兄弟集團(以下簡稱“天鷹兄弟”)成立還不夠兩年,但它在業界的“啼聲”非常響亮,“羽翼”漸豐的它在全國多地筑下了自己的“巢”,甚至還飛出國門,換取了大量有價值的物資。天鷹兄弟的發展能如此迅速,與它的創始人李才圣的敢闖敢拼密不可分。
李才圣1973年出生于江西萬年縣一戶普通農家,他曾考上大學,卻因家庭貧困,不得不背井離鄉外出打工,憑借著自強不息的奮斗,他從流水線工人做到企業高管。
在2012年4月,他在一次活動中認識了袁隆平、羅錫文等農業領域的專家,交談中關于農用無人機的話題被提及,李才圣想到小時候曾親眼目睹父親和鄰居背著農藥器械打藥中毒的可怕情景,而多年的從商經歷讓他嗅到農用無人機市場將蘊藏巨大的商機,從那時開始,他立志要在農用無人機領域搞出名堂。
歷經兩年多的掙扎,2014年11月,李才圣毅然辭去了百萬年薪的職業經理人職位,與4名無人機愛好者成立了天鷹兄弟無人機公司,投身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創業熱潮中。
天鷹兄弟研發的農用植保無人機。
披荊砍棘,從失敗中振翅騰飛
在天鷹兄弟集團的深圳總部,門口擺放著兩架造型與直升機相似的農用無人機,它們與我們平常見慣的消費級無人機相比,體型更加龐大。在天鷹兄弟的展廳內,十多種不同款式、不同功能的無人機依次擺放,彰顯著這個公司的研發實力。
但回首兩年前創業剛起步時的窘境,李才圣感慨良多。天鷹兄弟設計的第一款電動單旋翼無人機時,載重僅有10kg,續航時間大約有7、8分鐘。當他們把這個產品拿給用戶測試時,只獲得用戶冷冰冰的回復:“這個飛機跟我孫子的玩具差不多,裝這點水不夠一頭牛喝,一塊田幾百畝什么時候才能夠打完藥?”
在客戶的批評下,天鷹兄弟的研發團隊通過優化設計,讓飛機的載重量提升、續航時間增長。當他們信心滿滿地把第二代飛機拿去給投行老板和客戶看時,飛機升空不久旋翼就斷裂,隨后完全失控墜地,厄運從天而降,嚇跑了風投老板和客戶。
李才圣回憶,天鷹兄弟剛起步時,除了技術難題外,每個月30萬元的固定支出也讓他倍感艱難。為了讓公司能正常運營,他把自己的唯一住房抵押了,在投入的500萬元花光后,背負巨大債務的他只能忍痛讓妻子把給女兒準備的5萬元教育經費取出救急。
他眼眶濕潤地告訴記者:“我妻子當時因為這個,還差點要跟我離婚。”因為家人不知道這個無底洞到底有多深。
在不斷對失敗進行總結后,天鷹兄弟開始設計第三代產品,最終經過半年多的努力,他們研發的產品終于成功飛向天空,這款產品起身重量輕,但載重量大,工作效率高,并能適用于各種不同地形和農作物,被部分用戶試用后,由于效果良好,全國各地的用戶求購電話不斷。
農用植保無人機的工作瞬間。
直擊痛點,勇闖植保無人機藍海
闖過難關后,天鷹兄弟繼續在農用植保無人機上下苦工,針對用戶的痛點開發更完善的產品線。
李才圣介紹,若給一塊3000畝的農田噴農藥,按常規需要30多人集中勞動,按人工每人每天120至150元計算,一個工作周期需要5天,人工成本是2萬元,但如果采用一架載重量是17kg的無人機,一天可以噴灑400至500畝,噴灑效率是傳統人工噴灑效率的30至50倍,成本卻比人工噴灑便宜1萬元。“最重要的是,無人機能實現人機分離,噴灑更均勻,能減少農藥對人體和土壤的危害。”
針對農村用戶的實際情況,他們開發的無人機在操作省去了很多復雜的操作,通過APP程序,無人機能自動起飛和降落,并根據農田的面積進行自動噴灑農藥或者肥料。
為了讓無人機的功能更加完善,天鷹兄弟與國內多個科研機構達成合作,還與美國麻省理工的專家合作研究無人機的智能3D避障自駕控制系統。
為擴大市場覆蓋面,天鷹兄弟除了深圳的研發總部外,從2015年8月起分別在江西、安徽、新疆、河南、貴州、四川、黑龍江、云南等地成立了8家分公司。過去一年,他們培訓了200多名全國各地的農村青年,讓他們回到家鄉用天鷹兄弟的產品服務農業。
未來,李才圣構想成立無人機租賃公司,讓這一創新科技更好地應用農業生產,讓農戶的生產效率更好。
技術員在車間裝配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