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40天賺15萬元、保險保底,買臺“無人機”也能創業)
摘要: 和農資公司聯合推廣以后,王偉馳的植保機業務開始快速發展。在原來手工作業方式下,一個人一天最多可以噴灑30畝地,使用植保機之后,噴灑30畝地只需要30分鐘即可。
王偉馳2015年9月從法國留學回國,偶然機會看到電視上關于農業植保機(一種用于農業領域如噴灑農藥的無人機)的介紹,讓他萌發了在這個領域創業的念頭。
在法國留學時,他注意到歐美國家農業機械化程度很高,農業植保機的使用率也比較高,而在我國目前的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業植保施藥仍然以人工或半機械化操作為主,對勞動力的需求大,也極易引起中毒事件;他堅信新型農業植保無人機在農業領域大有可為。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植保無人機保有量達2324架(31個省統計),總作業面積達1152.8萬畝次;而2014年這兩個數字還僅僅是695架、426萬畝,同比增長分別是234%、170.6%;預計未來幾年,植保無人機繼續保持旺盛的增長勢頭。
王偉馳特地去無人機生產聚集地——深圳、珠海,考察了一下植保機的情況。經過3個月的考察和調研,王偉馳決定在在家鄉——四川成都成立成都市眾翼達科技有限公司。在他看來,四川是全國農業大省,不僅有小麥、油菜等糧食作物,還有茶葉、水果等作物,由于氣候原因,四川當地一年至少有8個月需要噴灑農藥(從開春到10月份),植保機的可用范圍更廣、可用時長更長。
一開始,他花了5萬元嘗試性購入一臺植保機,加上電池、充電箱、意外保險等配件,共投入7萬元。植保機最普遍的應用就是噴灑農藥。最初,王偉馳和創業伙伴們挨家挨戶向農民進行推廣,但由于農民的觀念一般都很保守,很難快速接受這種新生事物。后來,他們轉變市場策略,聯合當地農資公司進行捆綁銷售。農資公司是集生產、流通、服務為一體的專業經營化肥、農藥、農膜和種子、農機具等農業生產資料的企業,當地農民所購買的化肥、農藥等都由農資公司供應,深受當地農民信任。當農民購買農藥的時候,可以順勢向農民推薦“植保機服務”。
和農資公司聯合推廣以后,王偉馳的植保機業務開始快速發展。在原來手工作業方式下,一個人一天最多可以噴灑30畝地,使用植保機之后,噴灑30畝地只需要30分鐘即可。以大僵農業最新推出的MG-1無人機為例,具有八軸動力系統,載荷達到10公斤的同時推重比高達1:2.2,每小時作業量可達40至60畝,作業效率是人工噴灑的40倍以上。
王偉馳一般按照不同地形、不同植物種類收費,比如平原地區、糧食作物,按照15元/畝的標準收費,;如果為果樹噴灑農藥,按照30元/畝的標準收費;山區地形的視野不好,也會增加一定費用。
王偉馳透露,在農忙時節,40天賺的錢超過15萬元,很快就能夠收回成本。植保機業務的主要成本除了設備,還有“飛手”(操作員)、運輸設備、維修費等。培養一名飛手一般需要15天的培訓。一名操作熟練的飛手可以保證植保機的穩定運行,否則,植保機“摔降”一次,不僅要花費2000~3000元的維修費,在農忙時節,等待維修的時間還影響創收。第一臺植保機一年內摔過兩次。
隨著業務增長,王偉馳又購買了4臺大疆農業植保機。由于無人機技術含量高、使用門檻高,普及性暫不如家電手機等產品,一旦損壞,就不得不面臨維修網點少、維修費用貴等難題。維修保養難等售后問題成為無人機用戶的一大困擾。
為了破解這一行業難題,眾安保險和大疆聯合針對大疆MG-1農業無人機推出3888元的用戶關懷計劃。購買該關懷計劃后,用戶可享受不限次數的意外維修服務,在使用過程中,如果出現因操作失誤、信號干擾、返航撞機、意外事故、跌落等導致的飛行器損壞,可享受最高達4萬的機損賠償;該計劃還推出了“備用機快速替換服務”,大疆售后部門會在接到報修當天或第二天郵寄出備用機,用戶拿到備用機后可先使用再維修,不影響維修和創收。大疆創新總經理助理盧達和眾安保險深圳事業群副總監嚴鵬說,雙方高層對于創新具有共識,早在2015年8月就開始合作,經過持續的產品迭代和服務升級,至今推出了用戶關懷計劃,該服務覆蓋大疆所有無人機標準機型。
經過一年摸索,王偉馳的植保機業務已經實現盈虧平衡。隨著植保機逐漸受到市場認可,甚至有農戶主動向王偉馳咨詢并購買農業植保機,王偉馳也順勢開始代理銷售無人機,營收模式逐漸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