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專業“飛手”如何煉成多領域“幫手”?)
人們對無人機已不陌生,越來越多的民用無人機進入攝影、救援、安防、巡檢、農業等多個領域。未來,無人機還將在哪些領域創新應用?
昨日上午,首屆中國民用無人機系統峰會在安吉召開,來自全國各地高校、企業及無人機研究所的專家齊聚一堂,以“無人機與國民經濟”為主題,深度探討民用無人機的管理政策、關鍵技術、現在及潛在的創新應用,并借此峰會積極推動民用無人機事業未來的發展。
無人機峰會緣何落戶安吉?
5月2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聯合發布了《“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明確表示將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無人系統領域的融合應用,其中就包括了無人飛行器。
作為2015年和2016年兩屆國際無人飛行器創新大獎賽的舉辦地,安吉具有良好的通航產業發展優勢,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規劃發展通航產業,并于今年出臺支持通航產業發展的政策。連續舉辦國際無人飛行器創新大獎賽,將成為安吉縣通航產業迅猛發展的加速器。
安吉已將通航產業作為“十三五”期間全縣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此全力建設國內通航產業的“五大中心”(研發制造中心、展示銷售中心、運營服務中心、航空培訓中心、融合發展中心),力爭到2020年全縣通航產業總產值達30億元,把安吉打造成首批全國通航綜合示范區。
另外,位于安吉天子湖鎮的A類通航機場擁有浙江省最長的800m×30m通航機場跑道,已經建設完成,進入行業驗收階段;以該機場為核心的5平方公里的產業園區概念規劃已經論證完成,10平方公里的航空小鎮目前進入規劃設計階段。
地處安吉教科文新區的無人機研發基地10000平方米的科創樓已交付使用,并依托中德工程師學院智力支持進行資源共享。
多領域實現無人機創新利用
在昨日的中國民用無人機系統峰會上,與會專家探討、描繪、分享了無人機發展的思路。
“安華農業保險公司獲得了中國第一張由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民用無人機特許飛行證書。”安華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運籌與系統研究所所長王洋在他的項目介紹中表示,這意味著,公司研發定型的多種無人機可以投入到災害評估和定損理賠工作中。由此,農業保險將逐漸從以人為中心,轉向以信息和軟件為中心的應用模式,極大地提高農業保險效率。
無人機除了在助力農業保險的現代化進程中作出巨大貢獻外,目前民用無人機已廣泛應用于航拍、測繪、科學探測等各個領域,表現出了優異的執行任務的能力,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消防無人機救援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朱國慶圍繞國內重特大災害過程中,消防應急救援技術存在的災害現場信息缺失,災情處置不利等問題,提出了基于無人機與GIS三維技術融合的消防智能應急救援平臺。
青海省地礦測繪院副院長鄭永虎總結了在青藏高原進行無人機航測對無人機航攝系統的要求、作業特點和優勢,指出加大無人機在高原地區飛行及數據處理技術研究,對開拓無人機在高原地區的應用領域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