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和《測繪地理信息事業“十三五”規劃》,為深入貫徹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切實提高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增強科技創新對事業改革創新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制定本規劃。
一、形勢與需求
(一)現狀和趨勢
1.國際測繪地理信息科技發展現狀和趨勢
大地測量與導航定位方面。GPS、北斗(BDS)、格洛納斯(GLONASS)和伽利略(Galileo)等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GNSS)都在加快建設和完善進程,區域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建設加速推進。GNSS數據處理由離線向在線轉變,美國等提供了高精度在線GNSS數據處理服務。國際地球參考框架點坐標精度達到毫米級,年變化率的精度優于1毫米/年。全球大地測量觀測系統(GGOS)正致力于整合各類大地測量數據,形成一致、可靠的大地測量數據產品。重力測量衛星CHAMP、GRACE和GOCE的成功升空以及GRACE后續星的即將發射昭示著人類將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衛星重力測量時代。室內外無縫導航定位技術發展迅速,形成了無線局域網(WiFi)、超聲波、射頻識別(RFID)、藍牙等多手段互為補充的室內導航定位技術體系。英國國防科學與技術實驗室正在研制量子導航定位系統,能精確跟蹤人體移動的位置,可在水下精確導航定位。
攝影測量與遙感方面。衛星影像正在向高時空分辨率、高光譜分辨率方向發展,WorldView-3衛星0.31米分辨率是目前全球民用遙感衛星的最高水平。航空攝影測量成為三維精細建模主要手段,多角度傾斜航空系統逐漸成為城市精細三維建模的重要數據采集裝備。多時相合成孔徑雷達(SAR)干涉測量、極化干涉測量和SAR層析建模技術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機載激光雷達(LiDAR)技術已成為復雜地形測量和三維建模的重要手段。地面移動激光掃描系統可以快速獲取目標三維和屬性信息。基于多源傳感器的數據融合與反演服務成為遙感技術應用新趨勢。
地理信息與地圖制圖方面。地圖制圖更加注重產品的三維表達以及屬性信息的精細化,產品內容和產品形式向社會化、三維化、動態化、泛在化和智能化發展。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發布了更易于促進地理信息產品快速廣泛傳播的美國地形圖,瑞士正在開發包含10層要素的三維地形景觀模型(3DTLM)。地理信息的現勢性方面,英國實現了半年現勢性的全國多尺度地理信息數據庫的動態更新。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發展,基于云架構的地理信息數據網絡化采集、自動化成圖、智能化分析與泛在化服務正在成為熱點。
地理國情監測方面。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在戰略規劃、土地覆蓋和土地利用、國土疆域、自然災害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地理國情監測工作。地理國情監測數據獲取技術比較成熟、獲取手段多樣,涵蓋了航天、航空、低空、地面等多個層面和光學、雷達、LiDAR等多種方式,能及時獲取不同空間、時間、光譜分辨率的地理國情監測遙感影像數據和地面調查數據,可為地理國情監測提供豐富的數據源。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全球變化、土地覆蓋、土地利用、生態環境、自然災害、地表沉降等領域,大多以科學研究為主,還沒有形成清晰完整的技術標準。
2.我國測繪地理信息科技發展現狀
(1)科技創新政策環境明顯改善
國家先后發布了《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等重大政策,極大地優化了我國測繪地理信息科技發展環境,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召開了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創新工作會,印發了《關于加強測繪地理信息科技創新的意見》和《信息化測繪體系建設技術大綱》等相關科技政策文件,為科技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建立和完善了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重點實驗室管理辦法、全國測繪地理信息科普教育基地管理辦法等管理制度,為加強科技創新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政策基礎。良好的政策有效地保障了測繪地理信息科技經費的投入,據統計,“十二五”期間,測繪地理信息科研經費累計投入達22.40億元,其中財政投入13.75億元,較“十一五”增加37.5%。企業加大了科技創新投入力度,部分企業研發投入高達企業年收益20 %以上。
(2)科技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大力推動核心與關鍵技術攻關,形成了一批重要創新成果,信息化測繪技術體系基本建成。資源三號01、02星成功發射,開啟了我國自主航天測繪的新時代。成功研制了北斗衛星導航定位芯片,結束了我國高精度衛星導航定位產品“有機無芯”的歷史。北斗導航衛星建立了星間鏈路,標志著我國掌握了全球導航衛星星座自主運行核心技術。研制了國內首套機載雷達測圖系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自主研發了大規模集群化遙感數據處理系統,生產效率提高5~10倍。基礎地理信息大范圍快速更新技術實現突破,首次完成了全國范圍1:5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年度更新。在國際上率先開展了地理國情普查與監測,成功打造了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向智慧城市時空信息云平臺升級。與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融合,測繪地理信息正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領域。自主研發了航空數碼相機、傾斜相機、無人飛行器航攝系統、應急監測系統、移動測量系統等一大批技術裝備,實現了基于中央處理器、操作系統、數據庫的新一代地理信息平臺軟件的全面國產化,部分性能指標優于國外同類產品。據不完全統計,“十二五”期間,共開展科研項目4300余項,其中國家級科技項目300余項、省部級科技項目800余項,形成科技成果近1000項,在生產中轉化應用600余項。多項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和國際獎項,獲國家創新團隊獎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