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舉行的第十八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下稱“高交會”)第二屆中國警用無人機管理管控與實戰應用高峰論壇現場,這一無人機行業較為敏感的問題,被直接挑明提了出來。
公安部特種警用裝備質量監督檢測中心范殿梁博士的回答是,出臺警用無人機行業標準,開展無人機系統檢測,完善法律法規以進一步規范市場。
高交會無人系統展上展出的警用無人機。南方日報記者 魯力
潛在需求超2600架
8月24日,河南省新鄉市交警追擊一輛逃跑黑色轎車時,車上3名男子逃入路邊玉米地。由于地形復雜、搜索面積大,民警動用了多架無人機搜尋,最終成功抓獲嫌疑人。
警用無人機的想象空間很大。據統計,截至2015年11月,已有25個省、自治區份、直轄市公安機關,147個實戰單位,配備了近300架(套)警用無人機,涉及50種型號。
范殿梁在會上表示,隨著技術難點的突破、相關體系的完善,警用無人機的數量會得到進一步提升。他說,我國大陸地級行政區若均配備一個無人機飛行中隊,每個中隊配備大、中、小不同類別共8架無人機,我國警用無人機潛在需求量將達到2672架,警用無人機硬件銷售市場規模可達數十億元。
別看架次少,警用無人機屬工業級無人機范疇,每架售價約為50-200萬元,整體市場容量可觀。“工業級無人機和消費類不一樣,后者市場趨于飽和、利潤空間低,前者在細分領域還有機會,我們公司單機售價十幾萬人民幣,加上載荷則能達到數十萬”,深圳領航高科的一位研發人員告訴記者,其公司開發的警用無人機會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功能和設計的調整,定制化味道更濃。
據范殿梁介紹,警用無人機主要分為救援型、巡邏型和武裝型三種。顧名思義,不同類型的產品能實現不同的功能,“警用無人機優勢明顯,其反應迅速,能在最佳角度記錄事態發展過程,幾乎是零風險了解最新情況。”
北京卓翼智能在高交會現場展出的系留無人機——“天樞-100”,便能通過加裝組件成為警用無人機。“公安部門通過系留無人機監測交通流量和違章情況,節約人力物力不說,還能大幅提高效率,做到長時間大范圍的監控。”卓翼智能CTO劉凌宇介紹,警用無人機能戳中有關部門的“痛點”,未來市場可期。
高交會無人系統展上展出的警用無人機。南方日報記者 魯力攝
“市場仍處無序狀態”
“警用無人機市場仍然處于無序狀態,雖然諸如科比特、鷹眼等企業已生產出部分較為成熟的機型,但整體而言,警用無人機市場尚未形成有序的市場氛圍。”范殿梁直言,價高質低、技術壁壘等現象廣泛存在。
此外,在范殿梁看來,警用無人機行業標準缺失,也導致了產業鏈各個環節較為混亂,“警用無人機對專業性和機密性要求更高,無人機的通用標準難以滿足警務要求”。
怎么辦?他認為,警用無人機需要“特殊對待”,其行業標準應單獨制定,要從飛行性能、分類、材料、生產工藝和內部設置等方面進行規范管理,全面考慮。此外,警用警用執法具備時間、空間突發性強的特點,往往需要第一時間迅速部署,這也要求使用無人機的部門與空管部門無縫對接,并完善飛行審批渠道。
“工業無人機企業越來越多,各種無人機在尺寸、能源方式、機型等方面都不盡相同,其帶來的安全隱患可想而知。”對于警用無人機的“炸機”問題,范殿梁的建議是通過公安部檢測中心對無人機系統的重要性能參數,諸如飛行性能、抗風能力、可靠性等重要指標進行系統檢測,出具權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