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農業領域的“無人機”究竟有沒有前景?)
近兩年來,植保無人機已然成為農業投資領域追捧的一大熱門,在短短一兩年時間內就有上百家企業涌入。然而,在很多專家看來,超過80%的植保無人機都無法投入使用,只是一個航模擺設而已。在這里,小編給大家推薦一篇關于國內外無人機的分析,農業不易,望自珍重。
植保無人機在日本
在大疆公司今年植保無人機MG-1的發布會上,一臺植保無人機需要5萬塊錢。可能您會覺得很貴,但在無人機發展成熟的日本,一臺無人機要賣到100萬人民幣以上。
這種無人機非常專業,它的續航時間很長,起飛的載重也比較大,是一種有動力的無人機。
在日本,無人機雖然是一個小眾市場但競爭依然很激烈。目前為止,日本全國的無人機保有量一共只有2300多架,專門做植保無人機的只有兩三家,其中最出名的莫過于雅馬哈,幾乎處于壟斷的地位。
在日本,農民購買無人機可享有補貼,同時日本農協會針對農戶對植保無人機的使用提供相應的服務以及補貼標準。此外,日本無人機植保運營類似于我國的統防統治協會:即對特定的一個區域,在一定時間內集中噴灑,效率又高,成本又低。
植保無人機在中國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做無人機的企業有150多家,但是實際上有自主研發能力的屈指可數。而且大部分無專利,只能照搬照抄。
此外,雖然目前市面上的植保無人機價格相對較低,但損壞率較高,同時如果是個人購買,所需花費的學習成本高。
租賃
對于中國的農民來說,一臺質保無人機賣5萬多,大家的生產規模很小,收入也并不高,負擔無人機就有很大壓力。
因而可以借鑒一下國外的無人機的作業方式,采用租賃的方式。很多農業協會、農機協會會自己購置一臺無人機,然后培訓“飛手”,農民只需要在需要的時候租賃無人機就可以。
補貼
農民能用得起植保無人機,政府補貼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很強大的推廣作用。目前部分省市已經開始實行購機補貼的政策。但在農藥噴灑這塊暫時還未有相關政策法規出臺。
市場
國內大部分地區的植保依舊比較傳統,如背著個藥械,拿著噴灑的裝備,不僅效率低,而且對于人的安全也有很大的損害。
農業社會化服務或是方向
目前,國內無人機市場尤其是在植保無人機市場,并未有相關政策法規出現,針對從業飛手也未形成類似駕駛證考核頒發一體化流程,因此,針對以上情況,形成一套全方位服務系統,讓無人機真正成為農資的一部分方是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