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形成三維圖像!常州測繪工作進入“無人機”時代)
中國江蘇網12月15日訊 可采集攝影形成三維圖像,畫面與人類肉眼看到的圖像幾乎沒有區別,快速、真實、高精度地還原地理信息——“高大上”的無人機正日益成為我市測繪行業的“新幫手”。常州晚報記者昨天獲悉,市規劃部門實施的《基于無人機的規劃應急測繪保障》項目通過了專家驗收,今后,無人機技術將進一步廣泛運用于我市基礎航空攝影、城市規劃、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應急測繪等領域中。
常州晚報記者獲悉,市測繪院還申請了無人飛行器乙級航攝資質,獲批全市目前唯一一個“應急測繪保障”職責;建立了一支飛行經驗豐富的無人機航飛隊伍;形成了一套基于無人機的內外業航測體系;引進了一批先進的無人機裝備,包括垂直起降無人機、高性能單反相機和GPS后差分系統;建立了一套快速靈活、響應迅速、體系完備的應急測繪保障機制,積累了大量的無人機航拍航測技術經驗,能夠更好、更快地為城市規劃服務。
市測繪院相關負責人透露,無人機技術是近幾年來發展火熱的一項高新科技,以其高度自動化、應用廣泛、安全便攜、成本低廉等優點,在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基礎測繪、數字城市建設以及測繪應急保障服務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其服務領域正在不斷拓寬。2008年汶川地震期間,市測繪院就采用無人機技術在對口援建地——四川綿竹遵道鎮開展測繪,快速地獲取了地形圖資料,從而保障了援建工作的順利實施。
該項目通過利用無人機技術在重大建設項目監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巡視、應急服務保障等方面開展應用,并研究利用無人機進行大面積航空攝影和正射影像圖更新,探索無人機技術在規劃測繪領域的潛力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