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達索飛機公司即將于明年迎來成立100周年之際,美國defensenews網站2015年6月9日刊登了采訪該公司懂事長兼CEO埃里克·特拉皮爾的訪談錄,以下為其主要內容。
問:印度國防部長說“陣風”戰斗機“太貴了”,并且只準備購買36架,您對此怎么看?
答:此事還在談判。印度空軍需要的飛機遠遠不止36架。印度空軍有急需,等不到建成許可生產線,所以要求迅速提供36架“陣風”。所謂的迅速也得要3年的生產期,但購買法國生產的36架飛機要比按許可證生產快得多。
問:今年還可能有其他出口客戶嗎?
答:我希望印度年底前能簽訂合同。以政府間協議為基礎可能加速此事。我們今年并不會滿足于只簽訂兩、三個合同,還希望年底能簽訂第4份合同。“陣風”出口成功引起其他許多國家對其深感興趣,這些國家遍及中東、亞洲甚至北美和南美地區。加拿大尚未決定采購F-35。比利時則是歐洲使用F-16,但唯一還沒有簽約購買F-35的國家。美國人明白工業基礎是國家財富的一部分,歐洲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但會有所改觀。歐洲生產政治,美國生產工業。
問:為什么“陣風”花了這么長的時間才得以出口?
答:從2006年“陣風”開始列裝法國空軍算起,花了近10年時間。我們不得不等待有利時機的到來。埃及、卡塔爾和印度一直在使用達索公司的飛機,一直和法國存在戰略伙伴關系。法國與這些國家有良好的基礎。其次是地緣政治,這是與埃及、卡塔爾和印度及其他一些國家緊密相關的地區因素。再次還有經濟因素,即歐元對美元的匯率下跌,法國飛機價格比美國飛機低了。所有這些再加上以達索公司為首的法國工業界團隊的緊密協作,以及法國總統奧朗德強大的國防和外交部長的政治活動,我們一直有那么一點幸運。
問:與阿聯酋談得怎么樣了?阿聯酋還堅持要求采用9噸級發動機嗎?
答:“陣風”的效能沒有因發動機降下來,這與飛機總體性能相關。“陣風”已展示了其性能,這些年來導彈也改善了。我們一直在為其“幻影”2000-9提供保障。最近10年來我們從末停止與其談判,到2012年時已舉行過數次高層會談。阿聯酋是潛在用戶。
問:法、德、意三國國防部長簽署了中空長航時(MALE)無人機定義研究意向書,您希望何時簽訂合同?
答:幾周內我們將獲得一份合同,因而可以真正開始研究這種面向本世紀20年代的無人機。這是法、德、意三國優先考慮的事情,并且可能與其他國家合作研制。其目標是使歐洲擁有這方面的工業能力。以色列和美國贏了頭一輪,而法國缺席了。工業界過去提出的建議未能引起政府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