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弗若斯特沙利文(以下簡稱“沙利文”)的研究報告《中國民用無人科技市場概覽》顯示,2016年中國民用無人機行業的收入超過100億元人民幣,但大部分的銷售額仍來源于海外市場。預計到2018年,中國民用無人機行業的銷售額將超過200億元,未來中國地區的無人機消費量將逐步增加。
無人科技產業擁有良好的發展環境
無人科技產業的增長驅動因素主要源于:
國家政策支持:中國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對中國科技產業的發展做出了良好的規劃。國家層面的支持將為無人科技產業創造更多的機遇,而有序、科學的監管措施也將幫助無人科技產業健康發展。
消費需求增加: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許多行業的發展。而日益增多的商業需求,以及快節奏、高頻率的商務活動,也不斷提升企業對于“高效率”的要求與標準。加之,人力成本的攀升,促使企業高度關注無人科技在提高運作效率,減少人力成本等方面的優勢。
技術層面的進步:諸如電池、GPS、傳感器、圖像分析等技術的發展,為無人科技產業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持。未來,人工智能、“機器對機器”交流、大數據分析等技術的進一步創新與發展,將為無人科技產業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隨著無人科技的技術不斷成熟,其應用領域也不斷擴展,如無人機、自動化倉儲、物流管理系統、工作機器人等。而下一個發展趨勢主要是在無人機快遞、無人駕駛、智能機器人等領域的開發。
中國市場是下一個“兵家必爭之地”
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全球市場戰略規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王昕博士認為,現今“互聯網+”的已經是過去式。取而代之,市場現今最熱的可算是無人科技產業。無人科技有著許多企業所渴望的高效性與良好的成本效益。但要在這股科技浪潮下脫穎而出,需創新,開發和應合市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