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9日,美國《航空周刊》介紹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臭鼬工廠正在研究一種可能取代U-2飛機的全新隱身偵察機,它會將有人駕駛偵察機與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無人駕駛RQ-4B“全球鷹”的標志性的最佳特性結合到一起。
盡管U-2一直在不斷升級,并且剩余機體壽命要到2050年前后,但它仍被美國空軍責成在2019年退役,其任務將正式由RQ-4B全部接管。然而,洛馬公司認為RQ-4B不是被設計用來在戰時滲透到敵對空域,而新一代U-2可以填補這個空白,因此相信在當前空軍的情報、監視和偵察(ISR)的路線圖中會有其一席之地。
盡管U-2和RQ-4這兩個平臺被認為是和平時期的高空ISR資產,洛馬公司的U-2戰略發展部經理斯科特•文斯蒂德認為,由于目前空軍的預算減少等原因,戰時資產和平時資產的完美結合的一個平臺,就是隱身的U-2。
這種新飛機也可以選擇有人駕駛,由飛行員擺渡到所執行任務的所在地,以有人駕駛執行和平時期的巡邏任務,但是也可無人執行更為危險的或長航時的飛行任務。暫時給以編號RQ-X吧,自2001年以來臭鼬工廠就在研究一系列的無人U-2的衍生機,設計發展技術和功能。最近在2014年提出了這個變型機方案,包括為了有空間放置燃料、“伺服機構和必須為無人機安裝的設備”擴展了機身和機翼。文斯蒂德說:“我們單單留下駕駛艙,因為還有另外一種再設計。我們說過在未來的設計中可以選擇有人駕駛概念”。
洛馬公司表示,該機將為未來的持久監視需求提供一個更靈活的解決方案,并與其提出的高超音速SR-72概念的發展相配合,作為快速反應戰略偵察任務的補充。
當前基本上是無隱身設計的U-2飛機自1955年首次試飛以來,很大程度上一直保持不變;與現役U-2不同的是下一代將加入“一些低可觀測、隱身能力,讓你能夠像執行和平時期任務一樣執行作戰飛行”。洛克希德以前嘗試過用雷達吸波收材料來降低U-2的雷達信號,涂成黑色,不再做特殊處理。
洛馬公司稱,為降低開發成本,設計方案也采用了U-2/TR-1機隊在1990年代中期換裝的,通用電氣公司的F118渦扇發動機。這款發動機較新,因為成本而使用相同的發動機,但另一方面,如果海拔高度達到27430米,就需要一個新的發動機。需要返回來重新設計。這個概念設計的飛行速度接近U-2的飛行速度,每小時475英里(馬赫0.58)。額外的節省將來自使用現有的U-2的同一基準的ISR傳感器。新飛機要按空軍的開放任務系統(OMS)的架構標準進行配置。
飛機的尺寸、重量和功耗也將主要基于當前的U-2的參數。這將有一個45千伏安的發電能力或更大,這對于今天的U-2來說過多了;增加的隱形機身和更長的機翼,創造了比“全球鷹”更長的續航力,增加了更多的燃料。但是,預計的U-2繼任者的外形尺寸沒有公布。
到目前為止,洛馬公司一直在進行研究,沒有形式上確認的U-2的繼任者時間表,公司表示該發展計劃的一個關鍵部分是要求定下來圍繞穩定需求的設計。“為作戰司令部做什么工作?我們會問‘今天U-2提供的最好東西是什么',然后我們就將它設計到方案中。今天“全球鷹”提供的最好東西是什么,我們也將它設計到方案中”。洛馬公司然后將“挑戰其他公司:諾格公司,波音公司和通用原子公司。讓我們來看看,他們是否能夠打敗我們的設計”。
洛克希德公司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快速開發經典的U-2飛機,幫助建立了臭鼬工廠在極緊縮的預算內迅速執行困難項目的聲譽。U-2項目主管梅拉尼奧斯汀解釋說:“原因之一是,如此容易就做到制造出第一架飛機,是因為我們有一個真正簡單、明了的需求,并沒有出現變化或轉變”。“我們的手腳沒有被束縛,他們說錢在這里,把它盡快完成。如果今天還是這樣的環境,我們真切明確地了解不會出現變化的一整套需求,這樣才會真正幫助公司快速地結束發展階段和更具成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