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30日,日本wired網站刊發題為《米軍の監視飛行船プロジェクトが「ゾンビ」と呼ばれる理由》(美軍的監視飛船項目被稱之為“僵尸”的理由)的文章。
北美防空司令部試運行的巨型飛艇——“綜合防衛對地巡航導彈空中探測系統(JLENS)”兩艘中的一艘,于美國當地時間10月29日發生系留繩索脫落,導致其由馬里蘭州向賓夕法尼亞州漂移,漂移了約258公里后著陸。
當時,兩架F-16戰斗機自新澤西州的基地緊急起飛監視移動中的飛艇,由于下垂的系留繩索切斷了賓夕法尼亞州的供電線,導致州內大部分地區停電。
由2艘一組所構成的JLENS主要是為了防衛首都華盛頓一帶,擔負著早期發現與監視自大西洋方向低空飛來的巡航導彈等的任務,其監視與管制雷達偵測范圍達到半徑為483公里的區域。
JLENS飛艇全長約74米,停留在高3,000米的空中,可一次性懸浮30天,為了維護可返回地面。系留用線纜由液晶聚合物的Vectran制成,直徑約2.85厘米,可承受時速160公里風的沖擊。
JLENS系統由軍工巨頭雷神公司制造。實際上,美國本土大陸自10月開始受東海岸颶風的影響,強風襲擊時風速一度超過了170公里。
JLENS系統因其所需預算龐大而成為引起很大爭議的項目。據《洛杉磯時報》2015年9月的報道,總共投入了25億美元,花費了17年的時間,由雷神公司開發制造的JLENS項目可稱之為“僵尸”。之所以稱之為“僵尸”,是因為“花錢太多還發揮不了作用,卻又是幾乎不能廢除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