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無人機有效載荷發展需求強勁。2015年12月18日,美國Passur公司推出了一套“無人機-小型遙控飛機交通管理”系統,可提供空域管理,營運規劃制定,飛行和空域數據的可視化、融合與分析以及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和信息優化,支持協同決策、航路規劃、防堵塞管理;12月17日,土耳其Bayraktar TB2無人機從4877米的空中首次完成了微型靈巧彈藥(SMM)投放試驗,準確命中了8公里外的一個靶標;哥倫比亞國有企業De La Industria Aeronautica Colombiana (CIAC)公司自主研制的IRIS(紅外成像導引頭)戰術無人機計劃2016年交付哥倫比亞空軍;12月24日宣布,美國防部授予諾格公司9308萬美元研制合同,制造一架可在小型艦艇上起降的中空偵察無人機的全尺寸驗證機;12月28日,美國UAV-America公司近日宣布,推出Eagle XF長航時無人機。在配置1.52千克有效載荷的情況下,該機續航時間可長達1小時。
2 多家公司推出第二代增強視景駕駛艙顯示技術。2015年,霍尼韋爾公司推出第二代EASy、“飛機視景”升級型綜合駕駛艙;羅克韋爾·柯林斯公司推出“臨線·融合”Ⅱ、直升機駕駛艙等;7月16日,佳明國際公司推出增強性能的Connext無線駕駛艙生態系統:增加了與機載便攜式GPS、移動電話和杰普森Mobile FliteDeck航圖的兼容性,能夠接收廣播式自動相關監視(ADS-B)的氣象和交通信息、GPS定位數據和備份姿態信息;11月18日,泰萊斯公司展示了世界上首個TopMax民用頭盔式顯示系統,能提供360?的視場,它提高了在關鍵的飛行階段以及低能見度的情況下公務機駕駛員的安全性;9月10日,埃爾比特系統美國公司提供了一系列在惡劣氣象條件下增強飛機能力的解決方案,其超性能增強視景系統(EVS-SP)平視指引儀使飛行員在惡劣氣象和低照度的條件下看得清楚,提高了執行任務的成功率。
3 西方多個國家推出機載電子戰技術重大項目。9月22日,位于加州穆古角的美國海軍空戰中心武器部(NAWCWD)正在致力于全球電子戰領域中的數項大型工作:干擾技術優化(JATO)項目旨在下一代干擾機(NGJ)上全部安裝由穆古角開發的軟件;雷神公司已用90天時間設計出了專用集成電路(ASIP)芯片,正在設計可在數小時內改編的程序;12月1日,BAE系統公司贏得美國空軍“鷹”式飛機被動/主動告警生存系統”(EPAWSS)電子戰項目競爭,該項目總投資40億美元,主要對F-15戰斗機進行改進升級;12月初,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針對其“全頻譜信號情報(SIGINT)和賽博作戰技術”項目發布一個信息征詢書,希望工業界針對賽博安全、信號情報電子戰以及頻譜戰等領域提出新思想、新技術;12月22日,美國陸軍情報和信息戰局(I2WD)授予CACI國際公司一項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多年實施合同,繼續為指揮、控制、通信和原型機制造工作(C3PO)提供保障;12月28日,俄羅斯技術國家集團所屬的無線電電子技術公司計劃在2年內開始生產“杠桿-AVM”新一代直升機電子戰系統,目前該系統的設計工作已接近尾聲,首臺樣機即將開始試驗驗證工作。
4 多家航電公司投資開發可穿戴式設備。2015年8月28日,美國國防部長阿什·卡特在加州山景城莫菲特機場發表的演講宣布,已向一家由企業、非盈利機構、實驗室和大學組成的“柔性技術聯盟”(FlexTech Alliance)授予了一份價值1.71億美元的合同,開發可穿戴式電子設備,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將負責管理該合同,用于加速產業技術的創新,包括從智能繃帶到自行監視的武器系統;此前在6月17日的巴黎航展上,Accenture公司介紹了向空客公司交付的一項經過概念驗證的可穿戴技術,幫助空客的操作人員減少組裝客艙座椅的復雜性,縮小完成任務所需要的時間;9月15日,羅柯公司展示了一種名為“風暴”的輕型可穿戴式綜合瞄準系統。
5 模擬器技術和產品迅速向前發展。2015年4月1日,羅克韋爾•柯林斯公司推出其適用于軍、民用飛機仿真和培訓的EP-8100圖像發生器;2015年上半年,埃斯特蘭仿真視景系統公司發布整套具有360度全景的小型背投視景系統Treality系列產品;10月15日,CAE公司宣布獲得一系列訓練系統訂貨合同,與15家航空公司簽訂了飛行模擬器和駕駛員培訓合同,合同總值超過3億加元,包括向加拿大、土耳其、芬蘭、巴西、北美等航空公司提供波音737MAX、A320、A320NEO、A350、AW139、波音737NG、波音787等飛機的飛行模擬器;12月1日,猶他州希爾空軍基地的飛行員已使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提供的新型模擬器進行任務演練——一種全任務模擬器,主要用于訓練F-35戰斗機飛行員面對地面和空中威脅時的戰術運用。
6 民機飛行管理系統加速更新、換代。美國航空公司宣布重建一支年輕的機隊——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在國際航線上運營帶有高級經濟艙的寬體雙通道客機,參與航空市場前沿的競爭;空客集團公司正在剝離非核心航空業務,勾畫出空客公司的創新戰略;FAA和歐盟推進于2020年強制使用管理員與駕駛員數據鏈通信(CPDLC),引發了一系列關于射頻環境和地基數據鏈通信基礎設施方面的技術和管理創新:5月29日, FAA發布了修訂版《運營規范/管理規范授權書A056: 數據鏈通信》數據鏈通信使用申請指南;6月22日,FAA局長和歐洲聯盟移動和運輸局局長宣布,雙方已就于美國和歐洲地區延伸和擴展為飛機飛行提供無縫空中交通服務合作達成了意向;11月18日,羅柯公司成功驗證了符合未來機載能力環境標準要求的首個能實現所需導航性能區域導航(RNP RNAV)的飛行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