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1日,日本“乘物”網站刊發軍事記者兼航空攝影家關腎太郎的文章《ステルスはもう古い? 飛行機は「極超音速の時代」へ》(隱身已經過時了嗎?飛機將邁向“極超音速時代”)。
近年來隨著“協和”號的退出等,以“更高速飛行”為目標的客機發展勢頭一度有所停滯。為什么會變成這樣呢?但不久的將來,飛機或許會再次成為“速度的時代”。
飛機“速度的歷史”結束了嗎?
新的“東方快車”自美國華盛頓的杜勒斯機場起飛后加速至25倍音速到達低軌道(衛星軌道之一),以此速度2個小時以內就可以飛到日本東京。
1986年,時任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先生的演講使人們對未來可能的飛行充滿了無限的遐想。如果這樣的客機能夠實現的話,“由日本到美國的當天往返旅行”就不是夢想了。
當時提出的實現目標是“20世紀80年代末期”,但是至里根總統演說剛好經過三十年的2016年,東京至華盛頓之間約10900公里的飛行時間大約需近14個小時。平均對地速度為780公里/小時,遠遠低于聲速(0高度為1225公里/小時)。夢想21世紀的20世紀80年代的人們遇到這樣的現實一定會很失望的。
自1903年萊特兄弟首次成功使用動力實現飛行的大約100年的航空發展史中,其前一半是“速度的歷史”。到1960年前后達到馬赫數2~3,即聲速的2~3倍后發展就停止了,現在客機則僅在馬赫1以下就停滯了。
20世紀50年代-70年代開發的高速航空器,包括美國馬赫數達3.2的人類最快戰略偵察機SR-71“黑鳥”、馬赫數超過2的最快客機蘇聯的圖-144以及英國和法國共同開發的“協和”、馬赫數達6.72的美國實驗機X-15現在全部退役了。
日本航空自衛隊的主力戰斗機F-15J,在幾乎所有作戰情況下均可達到馬赫數2.5。
為何飛機不能再提高速度呢?
為何飛機不能使速度再快呢?其最大的理由在于“熱”和“引擎”。
飛機達到馬赫數2左右至被稱之為“高超聲速”的馬赫數5以上時,機體的前緣因空氣產生的強大壓力而崩潰,產生了被稱之為“絕熱壓縮”原理的龐大熱量。其溫度可超過攝氏1000度,通常飛機所使用的鋁合金是不能承受的。
另外,現役的噴氣發動機也存在技術問題,即使是超聲速飛行也要將吸入的空氣減速至聲速以下用以與燃料混合使其燃燒。但是,在高超聲速下其效率將大大下降,為此需要使用超聲速流動的空氣與燃料混合而使其燃燒,這就需要非常高的技術能力。
遺憾的是人類歷經半個世紀,在重視燃料消耗與經濟性的條件下并沒能解決這些問題。
“隱身時代”已經過時了嗎?
美國現在有多個項目正在推進實現飛機高超聲速,X-43“高超聲速X”無人機項目于2004年就達到了以馬赫數9.6(約11265公里/小時)的飛行。
另外,預計于2020~2030年左右實用化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SR-72等項目,均是開發中的高超聲速飛機和導彈項目。它們均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和陶瓷等材料,它們比現有金屬耐熱性更優異,以此作為高溫部件。另外,還使用在超聲速領域所開發的燃燒效率高的“超燃沖壓發動機”來獲得所需動力。
雷達不能顯現的“隱身”技術已是現有技術了,“反隱身”的研究現在也正在穩步推進。其中,在美國跨越“隱身時代”之后預計將再次迎來“提升速度的時代”。
高超聲速飛機將首先被應用于軍事領域,其技術早晚將用于民用領域。21世紀,或許真的有一天可以實現“由日本到美國的當天往返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