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制于人口密集程度高和安全意識薄弱等因素,中國一直是受火災侵害損失最大的國家之一。
2016年1至10月,全國共接報火災25萬余起,死亡1261人,受傷895人,已核直接財產損失30.1億元。其中人員密集場所、工地、廠房、倉儲及易燃易爆場所、各類交易市場火災共計4.6萬余起,占整體數量18.4%,但造成消防戰士犧牲的人數卻達到了驚人的80%以上。
由于這一類場所一旦發生火情,往往是規模大,蔓延快,并且伴隨流淌火和二次爆炸的危險。而正因為這樣,現場的消防官兵才更需要爭分奪秒的沖進火場實施救援和滅火。
在被濃煙覆蓋的火場,消防戰士多數只能依靠事先對火場布局及易燃易爆堆放點的提前了解,以人退我進的大無畏精神和經驗進行判斷和決策。任何一次誤判,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人員傷亡。天津濱海新區集裝箱碼頭發生的重大火災就是個血的教訓,這次火災造成了110名消防官兵犧牲,5人失蹤。效率和安全,一直都是困擾消防體系的難題。
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消防系統的效率和現場決策指揮能力?大疆創新給出了答案----依托于無人機系統的現場即時通訊監控技術。
無人機在火災現場,除了能夠給出更加全面和及時監控視野,還能做些什么呢?讓我們來看看今年發生的另外一個案例。
2016年4月22日上午9點26分,位于江蘇靖江市新港城經濟開發區儲存罐區由于違規使用電焊發生火災,引燃了附近的兩個儲油罐,火勢異常的猛烈,燃燒面積約2000平方米,而現場還有42個儲罐,其中油品儲罐12個,主要是柴油和汽油;化危品儲罐30個,主要是脂類、醇類,還有對氯乙烷等高危化工品,如果引發大面積燃燒爆炸,后果不堪設想。由于情況危機,現場共調集了1000余消防人員,200多臺消防車輛,搶救初始,發生了兩次流淌火和多次小規模爆炸,一名消防隊員在一次流淌火中犧牲。相信多數人對于流淌火都不是很了解,這里稍作簡單介紹。正常情況下,液態燃料火災蔓延的速度一般是0.12米/秒,如果環境溫度高于閃點,液體表面蒸汽溫度達到低燃限(LFL),火焰的蔓延速度瞬間可以達到1.6米/秒,這是及其危險的。犧牲的消防隊員便是錯誤判斷了火場溫度。
11點08分,3架大疆悟inspire無人機掛載禪思Z3變焦鏡頭、X5高清鏡頭及XT熱成像鏡頭起飛并接入現場消防指揮車。
13點通過4G和衛星鏈路將現場畫面傳送至公安部消防局指揮中心。
15點50分,指揮中心通過熱成像實時圖像,發現大規模流淌火險情,及時預警,人員撤離未發生傷亡。
17點左右,化學品引燃,濃煙蔓延并遮蓋下方著火點,指揮中心依靠XT熱成像鏡頭提供的實時畫面制定施救線路,同時監控煙氣溫度和周邊罐體溫度,部署防備人員及器材,避免二次爆炸。
22點后,現場下起了小雨,大量高溫可燃液體和化學品遇水后溫度情況極其復雜,黑暗環境下,無人機熱成像系統成了現場指揮部指揮決策的關鍵性工具。
次日凌晨2點10分,現場明火撲滅,悟Inspire無人機掛載XT熱成像鏡頭巡視火場2周,確保全部罐體溫度正常穩定后,消防人員撤離。
這一次火災險情,潛在的危險程度不亞于天津濱海碼頭火災,但在無人機系統的幫助下,有效的提高了消防體系的協同指揮能力,讓現場決策者能正確的預防布置,并在關鍵時刻高效的傳達安全指令。
因為無人機系統在整個消防體系的種種優勢,自2015年起,多地消防官兵實際已經開始把無人機作為標準配置并納入演練課程。
當然,不同于普通消費航拍用途無人機,作為近些年才蓬勃發展的新興產業,無人機要在整個消防體系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尚有較多技術難題需要創新攻克,同時也需要完善制度和標準。一個視頻傳輸接口的不統一,就可能讓十萬火急的實時視頻信號無法第一時間抵達指揮中心。
當一條消防水帶、一架云梯、一套防護服、一輛消防車、一套無人機系統成為下一個消防技術突破的時候,我們期望消防不再是一個高危職業,而消防官兵進入火場也不再意味著是奔赴前線。